首页 > 古诗词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_蒲寿宬 | 宋代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作者:蒲寿宬 朝代:宋代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原文

采松北山下,日与樵者亲。
寸尺拾遗坠,时以供炊薪。
日跻白云冈,暮宿芳草滨。
疏泉溉其本,镜心澄尔神。
上有千岁鹤,羽仪何振振。
清唳返华表,感时怀凤麟。
下有千年苓,剥落惟本真。
久乃莹雪玉,服之祛凡尘。
清风发万籁,天窍鸣惊人。
严霜肃四宇,玉立古柏身。
桃李众自托,六合惟一根。
梅竹亦有性,岁寒争卜邻。
茑萝尔微彙,愿乞青云津。
逡巡不敢止,百年在兹辰。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诗词问答

问: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的作者是谁?答:蒲寿宬
问: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蒲寿宬的名句有哪些?答:蒲寿宬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参考注释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从。” 杜预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命驾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刘良 注:“谓登 北邙 望 晋 都。”

(3).山名。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苏 南京市 东。《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 吕向 题解:“ 钟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彦伦 隐於此山,后应詔出为 海盐县 令。今欲却过此山, 孔生 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有道寧徵 管 ,无才却荐 嵇 。 北山 休誚让, 东观 岂攀躋。”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寸尺

(1).泛指长短。《淮南子·氾论训》:“譬犹 师旷 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寸尺之度,而靡不中音。”

(2).喻微小。 宋 苏轼 《谢馆职启》:“欲办大事,务兼寸尺之长;将求多闻,故引涓埃之助。”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洪稚存 题某官《散賑图》云:君今所补非寸尺,不见遗黎活百千。”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拾遗

(1) 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涂(途)不拾遗。——《史记·孔子世家》

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2) 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

拾遗补阙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镜心

(1).镜中。 唐 张籍 《酬朱庆馀》诗:“ 越 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2).喻明洁物体的中心。 唐 韦应物 《行路难》诗:“ 荆山 之白玉兮,琱琢双环连,月蚀中心镜心穿。”此指玉环中心。 唐 方干 《山井》诗:“不知测穴通潮信,却讶轻涟动镜心。”此指水井中心。

(3).指 镜湖 中心。 唐 方干 《镜中别业》诗之一:“寒山压 镜 心,此处是家林。”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羽仪

(1).《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孔颖达 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成帝 时, 班况 女为倢伃,父子并在京师为朝臣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以宗室羽仪,允膺嘉选。” 唐 韩愈 《燕喜亭记》:“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於天朝也不远矣。”

(2).犹翼翅。 晋 左思 《吴都赋》:“湛淡羽仪,随波参差。理翮整翰,容与自玩。”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嵇康<言志>》:“灵凤振羽仪,戢景西海滨。” 唐 聂夷中 《胡无人行》:“更愿生羽仪,飞身入青冥。”

(3).引申为辅翼。 唐 张九龄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赠太师张公墓志铭》:“翰飞戾天,羽仪清朝。” 宋 陈亮 《祭郭德扬文》:“晚值兄疾,赖君羽仪。”

(4).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南齐书·东昏侯纪》:“帝乌帽袴褶,备羽仪,登 南掖门 临望。”《周书·皇后传·武帝阿史那皇后》:“ 纯 等设行殿,列羽仪,奉之以归。”《旧唐书·魏徵传》:“ 徵 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亡者心志。”

(5).指帝王卫队。 唐 樊绰 《蛮书·南蛮条教》:“羽仪亦无员数,皆清平官等子弟充,诸蛮不与焉。常在 云南王 左右。羽仪长帐前管係之。”《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以清平子弟为羽仪,王左右有羽仪长八人,清平官见王不得佩剑,唯羽仪长佩之为亲信。”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振振

(1).众多貌;盛貌。《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马瑞辰 通释:“振振,盛也。振振与下章绳绳、蛰蛰皆为众盛,故《序》但以子孙众多统之……《传》训为仁厚失之。” 陆德明 释文:“振音真。”《后汉书·章帝八王传赞》:“振振子孙,或秀或苗。”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皇皇后辟,振振都人,遇佳辰於今月,就妙赏乎胜趣。” 明 宋濂 《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积久愈昌,数世之后,将振振绳绳,悬龟繫鱼,秉钧当轴。”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自古高望华阀,品升於朝,门地著於天下,振振绳绳。”

(2).信实仁厚貌。《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毛 传:“振振,信厚也。” 陆德明 释文:“振音真。”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庙碑》:“振振 薛公 ,惟德之造。” 明 张居正 《应制题百子图》:“应知皇泽远,麟趾自振振。”

(3).群飞貌。《诗·鲁颂·有駜》:“振振鷺,鷺于下。” 毛 传:“振振,羣飞貌。”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鸿冥冥, 芙蓉 之上;鷺振振, 黄塘 之下。”

(4).骄矜貌。《公羊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 桓公 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 何休 注:“亢阳之貌。”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振振》:“《公羊》 葵丘 之会, 桓公 振振然。振振,矜夸也。”

(5).战栗。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意林》引《太公金匮》:“ 尧 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 舜 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 唐 李咸用 《 * 词》:“眼光滴滴心振振,重瞳不转忧生民。”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清唳

鹤鸣声。鹤鸣清响,故谓。 南朝 梁 吴均 《主人池前鹤》诗:“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 唐 陆龟蒙 《鹤媒歌》:“媒闲静立如无事,清唳时时入遥吹。” 元 袁桷 《善之携酒招游西湖值雷雨分韵得杯字》:“翩翩六鹤舞晴翮,华表清唳云光开。” 郭沫若 《题画记》:“一如九皋鹤,清唳彻晴朝。”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华表

也称[华表柱]。古代设在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感时

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凤麟

(1).凤凰与麒麟。 汉 扬雄 《法言·问明》:“或问鸟有凤,兽有麟,鸟兽皆可凤麟乎?” 唐 顾况 《步虚词》诗:“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

(2).比喻杰出罕见的人才。 宋 苏轼 《送子由使契丹》诗:“不辞馹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明 刘基 《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诗:“诸公俱凤麟,愧我独樗櫟。”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剥落

物体表面的覆盖物成片地脱落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本真

(1) 本源;真相;本来面貌

掩盖本真

(2) 〈方〉∶纯洁真诚

为人本真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凡尘

人世间。 宋 谢翱 《送袁太初归剡》诗:“百年綺语堕凡尘, 刘公 不还 谢公 走。” 元 杨景贤 《刘行首》第二折:“你跟着我脱凡尘倒大清高。”《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把金枷套颈,休将玉锁缠身。清心寡慾脱凡尘,快乐风光本分。”《红楼梦》第五一回:“名利何曾伴女身,无端被詔出凡尘。”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三章:“如今这矿山上真是二十八宿下凡尘,各个显神通。”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万籁

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一切声音

万籁有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万籁俱寂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天窍

谓天然的颖悟。 明 唐顺之 《胡贸棺记》:“ 贸 於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惊人

令人惊奇

他们的经济情况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改善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严霜

(1) 寒冷的霜

严霜过后,叶子逐渐落下来

(2) 一种温度低到足以冻杀大部分露天园田草木和果实蓓蕾的霜

严霜结庭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冬与严霜争。——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四宇

天下;四方。 汉 枚乘 《七发》:“今时天下安寧,四宇和平。” 汉 王粲 《荆州文学记》:“品物宣育,百穀繁芜,勋格皇穹,声被四宇。” 清 吴肃公 《江氏双节妇》诗:“哺雏毛羽丰,奋迅横四宇。”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玉立

(1) 姿态美好

玉立的少女

(2) 节操坚定不移

(3) 比喻挺立不屈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自托

见“ 自託 ”。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惟一

只有一个;仅仅一个

这是我惟一的选择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有性

(1).佛教语。有佛性。指有佛性的众生。与“无性”相对。《圆觉经》:“地狱天宫,皆为浄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2).指生物雌雄两性的特点。参见“ 有性生殖 ”、“ 有性杂交 ”。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岁寒

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余捉蟋蟀,汝奋臂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卜邻

(1).选择邻居。《左传·昭公三年》:“且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 杜预 注:“卜良邻。” 唐 杜甫 《寄赞上人》诗:“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2).向他人表示愿为邻居。 宋 王安石 《送陈谔》诗:“乡閭孝友莫如子,我愿卜邻非一日。” 宋 徐铉 《稽神录·陆洎》:“惟君与我有缘,他日必当卜邻。”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茑萝

(1).又名寄生。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卷络他物而上升。夏季开花,色有红有白,为观赏植物。 清 戴名世 《游烂柯山记》:“寺门古樟四株中二株尤奇,蔦萝蔓引,苔蘚斑剥。” 叶圣陶 《隔膜·母》:“竹篱上生满了茑萝。”

(2).茑萝与女萝。两种蔓生植物的合称。比喻关系亲密,寓依附攀缘之意。语本《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施于松柏。” 朱熹 集传:“此燕兄弟亲戚之诗……以比兄弟缠緜依附之意。”《红楼梦》第九九回:“想蒙不弃卑寒,希望蔦萝之附。”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逡巡

(1) 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大阉亦逡巡畏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逡巡不前。

舅犯谢罪,逡巡河上。——《三国演义》

(2) 一刹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钩引徐宁大解危。——《水浒传》

(3) 时光消失

逡巡过了一年,当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_释正觉 | 宋代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_释正觉 | 宋代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_释正觉 | 宋代...

  • 【训世孝弟诗十首】_邵雍 | 宋代
  • 【训世孝弟诗十首】_邵雍 | 宋代 >> 【训世孝弟诗十首】_邵雍 | 宋代...

  •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_陈师道 | 宋代
  •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_陈师道 | 宋代 >>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_陈师道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