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原文
曰予视贼垒,雨且二十日。
山行屡颠仆,泥行马没膝。
火攻未可施,诸军睨空碧。
小丑胆气粗,亦有砲与石。
持榜以招之,贷命续粮食。
彼谓一下山,求活岂可得。
使君廉且慈,眉攒咽为塞。
未必皆凶徒,胁从十有七。
暴露数月矣,武将正愤悒。
合围焉肯退,但欲事鏖击。
天意不肯晴,讵不念冤抑。
渠魁谋遁逃,所幸已就执。
焉得遂两解,曲赦与抆拭。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诗词问答
问:《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参考注释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浄。” 元 刘迎 《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车轣轆。”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颠仆
(1).跌倒;跌落。《诗·小雅·宾之初筵》“式勿从谓,无俾大怠” 汉 郑玄 笺:“醉者有过恶,女无就而谓之也,当防护之,无使颠仆至於怠慢也。”《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始有一鸟,望旗颠仆,臣谓大吉。” 宋 苏辙 《登嵩山·石径》诗:“牵攀不得上,颠仆几将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
(2).死亡;灭亡。《汉书·孔光传》:“臣 光 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后汉书·李固传》:“但以爵位尊显,专总权柄,天道恶盈,不知自损,故至颠仆。”《南史·齐宗室传论》:“ 明帝 取之以非道, 遥光 济之以残酷,其卒至颠仆。” 明 钱嶫 《悯黎咏》之三:“蛇虎犹可虞,狼毒不可邇。军令甚分明,颠仆何由弭。”
(3).挫折困顿。 明 李东阳 《文敬坠马用予韵见遗再和》:“嗟予亦是 长安 人,二十年来几颠仆。”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行马
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一木横中,两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於官署前,以为路障。俗亦称鹿角,古谓梐枑。 清 末 明 初时,衙署及大第宅门旁犹有设者,俗称拒马叉子。《周礼·天官·掌舍》“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 汉 郑玄 注:“梐枑谓行马,行马再重者,以周围,有外内别。” 唐 李商隐 《九日》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东晋 时有检校御史专掌行马,外事以 吴混 为之。”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李商隐》:“芙蕖雾夕乐新知, 牛 李 裴回史有辞;未卜郎君行马贵,后贤应笑 义山 痴。”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行马》。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火攻
用火烧法攻击敌军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未可
不可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空碧
(1).犹澄碧。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野田田而虚翠,水湛湛而空碧。”
(2).指澄碧的水色。 唐 白居易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诗:“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3).指澄碧的天空。 五代 齐己 《自遣》诗:“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 宋 秦观 《好事近·梦中作》词:“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清 缪荃孙 《<宋元词四十家>序》:“孕幽想於流黄,激凉吹於空碧。”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小丑
戏剧或其他文娱表演中的丑角,滑稽演员或喜剧演员;特指杂技表演中扮得稀奇古怪的丑角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胆气
胆量和勇气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贷命
谓免于死罪。 宋 苏轼 《上吕相公书》:“已得旨贷命,而门下别取旨断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奇兵不可再》:“ 顾冲菴 养谦 抚 辽左 ,俘得海上零 倭 数十,皆贷命以实行伍。”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粮食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一下
(1) 表示短暂的时间
灯一下又亮了
(2) 突然间
天一下阴了下来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岂可
表示反诘。相当于怎么可以。《左传·哀公七年》:“大国不以礼命于诸侯,苟不以礼,岂可量也?”《汉书·史丹传》:“且皇后谨慎,先帝又爱太子,吾岂可违指!”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论事者顾是非何如耳,岂可以人而移之?” 清 李渔 《巧团圆·拉引》:“老爷要去会他,岂可不通知一声,叫他前来迎接?”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凶徒
恶人;坏人。 南朝 梁 任昉 《进梁公爵为王诏》:“本朝危切, 樊邓 遐远,凶徒盘据,水陆相望。”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 理儒 道:‘那不是甚么少爷师爷,是两个闹事伤人的凶徒。’”
凶恶的暴徒。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凡厥兇徒,谁不歼扑。” 唐 柳宗元 《古东门行》诗:“兇徒侧耳潜愜心,悍臣破胆皆杜口。”《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徐爷 在 徐 家生长,已熟知这班兇徒 * 劫财,非止一事。” 清 张维屏 《三将军歌》:“兇徒蠭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胁从
被迫相从者;胁迫别人相从
其余胁从,罪有大小,咸各赦除。——《英烈传》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暴露
(1)
(2) 露在外面,无所遮蔽
暴露无遗
(3) 显露
不必要地暴露部队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武将
指军官;将领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愤悒
见“ 愤邑 ”。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合围
(1) 四周环围。多指作战或打猎时从四面包围
(2) 合抱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欲事
男女 * 之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人间戏语儘多,何必专谈慾事?即谈慾事,亦有‘善戏謔兮,不为虐兮’之法。”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天意
(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冤抑
冤屈;冤枉
叩恳大人秦镜高悬,拿获凶犯,与小人辨此冤抑,伏乞洞鉴!—《彭公案》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渠魁
首领;头领
夜入贼巢,斩其渠魁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遁逃
逃走;逃避
仓皇遁逃
遁逃山中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资治通鉴》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已就
(1).已成。《后汉书·皇甫嵩传》:“功业已就,天下已顺,然后请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齐六合,南面称制。”
(2).已经如此,既成事实。 曹禺 《日出》第三幕:“可是……这不是已就已就……他不是也死了。” 谭亿 《麦收之前》:“已就也是已就了,撒谎就得撒到底。”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曲赦
犹特赦。《晋书·惠帝纪》:“﹝ 永康 元年八月﹞曲赦 洛阳 。”《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康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不普赦天下,而独赦 洛阳 ,故曰曲赦。”《旧唐书·高祖纪》:“夏四月己未,旧宅改为 通义宫 ,曲赦京城繫囚。” 宋 岳珂 《愧郯录·赦宥之数》:“ 艺祖 在位十九年,大赦一,郊赦四,曲赦三,德音六。” 清 周亮工 《王美厥自清漳过慰》诗:“客尚幽装因曲赦,垣多听子虑崇讎。”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抆拭
(1).揩,擦。 唐 元结 《窊樽铭》:“天地开凿,日月抆拭,寒暑琢磨,风雨润色。” 金 萧贡 《杨侯画晋公临江赏梅》诗:“抆拭风前寒鼻液,快来同醉雪中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李参军 沉吟了半晌,叹了一口气,抆拭眼泪説道:‘多感君侯惓惓重问。’”
(2).犹掩饰。《汉书·朱博传》:“冯翊欲洒卿耻,抆拭用 禁 ,能自效不?” 颜师古 注:“抆拭,摩也。” 王先谦 补注谓“禁”乃“卿”之误。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记李履中二事》:“ 崇寧 中, 蔡京 当国,欲洗 邢恕 诬谤宗庙之罪,既抆拭用之,又欲令立边功以进身,於是以为 涇原 经略使。”
宋代,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