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_黄定 | 宋代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作者:黄定 朝代:宋代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侍郎李公挽词二首原文

昭代论人物,如公实罕俦。
行藏一无愧,才业两俱优。
矜式新韦布,封章动冕旒。
持荷簪笔地,犹想旧风流。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诗词问答

问:侍郎李公挽词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黄定
问:侍郎李公挽词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定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参考注释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昭代

政治清明的时代。常用以称颂本朝或当今时代。 唐 崔涂 《问卜》诗:“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 宋 陆游 《朝饥示子聿》诗:“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味经斋遗书》:“经制之学,亦昭代名家矣。”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俱往矣!昭代盛世和熙朝在等待我们。”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人物

(1)

(2) 小说或戏剧中被描写的人

人物描写

(3) 被认为有突出或显著特性的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 * 《沁园春·雪》

恺撒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西人之画,则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4) 讲话者;提警告、提要求、鼓励或发命令的人

由一个圈内人物指导

(5) 有才能之人

此人是个人物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公实

(1).公正而朴实。《汉书·薛宣传》:“臣恐陛下忽於《羔羊》之诗,舍公实之臣,任华虚之誉。”

(2).公开的事实。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此三者,外虽有勤力富家之私名,然内有损民贫国之公实。”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罕俦

少可相比。《南齐书·王思远传》:“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儔。” 唐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晚定 崔 李 交,会心真罕儔。” 明 沉鲸 《双珠记·卖儿系珠》:“娘珍重,莫过忧,我东人仁慈罕儔。”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行藏

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无愧

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之处

于心无愧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才业

才学。 宋 王禹偁 《与冯伉书》:“虽某之名位才业,望 忠州 , 赞皇 也远矣,而閤下读书为文,立身行事,岂不知 吉甫 、 僧孺 之为人乎?” 宋 苏舜钦 《维舟野步呈子履》诗:“古人负才业,未必为世用,吾儕性疎拙,摈弃安足痛。”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矜式

(1).敬重和取法。《孟子·公孙丑下》:“我欲中国而授 孟子 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赵岐 注:“矜,敬也;式,法也。欲使诸大夫、国人皆敬法其道。” 唐 柳宗元 《与太学诸生书》:“乃僕亦失其师表,而莫有所矜式焉。” 曹亚伯 《武昌起义》:“故军人之名誉,军人之身分,皆为社会所矜式。”

(2).犹示范。 宋 司马光 《与吕公著同举程颐札子》:“伏望圣慈,特加召命,擢以不次,足以矜式士类,裨益风化。”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上以其力陈衰老,不復羈以职守,令还 江 南,矜式多士。时公方主讲金陵书院也。” 清 冯桂芬 《耕渔轩记》:“比者载辞徵召,退拥皋比,深惧德薄学浅,无足矜式閭里。”

(3).犹楷模。 明 归有光 《祭周孺亨文》:“唯先生之孝友温良,真乡里矜式。” 清 顾炎武 《过李子德》诗:“异国逢矜式,同人待隐沦。”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韦布

(1).韦带布衣。古指未仕者或平民的寒素服装。 汉 司马相如 《报卓文君书》:“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寸裂之锦黻,未若坚完之韦布。” 清 刘大櫆 《贲趾堂记》:“人之情有弃膏粱而甘藜藿,轻紱冕而躬韦布,然未有不苦劳而乐逸者。”

(2).借指寒素之士,平民。 宋 岳珂 《桯史·万春伶语》:“﹝ 胡给事 ﹞物色为首者,尽繫狱,韦布益不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钱起》:“王公不觉其大,韦布不觉其小。”《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封章

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 汉 扬雄 《赵充国颂》:“ 营平 守节,屡奏封章。”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密勿奏封章,清明操简牘。” 明 张煌言 《上监国启》:“虽倾日有心,而瞻云无路。又惧旁疑他妬,未敢轻达封章。”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冕旒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称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簪笔

(1).谓插笔于冠或笏,以备书写。古代帝王近臣、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汉书·赵充国传》:“﹝ 张安世 ﹞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汉书·昌邑王刘贺传》:“﹝ 刘贺 ﹞衣短衣大袴,冠 惠文 冠,佩玉环,簪笔持牘趋謁。” 颜师古 注:“簪笔,插笔於首也。”《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手版即古笏矣。尚书令、僕射、尚书手版头復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 隋 薛道衡 《从驾幸晋阳》诗:“方观翠华反,簪笔上云亭。”

(2).指仕宦。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改官诗》:“簪笔雍容志已虚,不如归去旧蓬庐。”参见“ 簪白笔 ”。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

  •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_苏轼 | 宋代
  •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_苏轼 | 宋代 >>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_苏轼 | 宋代...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二十三】_释广闻 | 宋代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二十三】_释广闻 | 宋代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二十三】_释广闻 | 宋代...

  • 【次招客见赠韵】_曾几 | 宋代
  • 【次招客见赠韵】_曾几 | 宋代 >> 【次招客见赠韵】_曾几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