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赠李廷吉知县】_王之道 | 宋代

【赠李廷吉知县】作者:王之道 朝代:宋代

[赠李廷吉知县]赠李廷吉知县原文

李侯入境怜焦枯,指麾屏翳如家奴。
坐令大旱变霖雨,一时凋瘵歌岩夫。
我思东坡不可见,夜讽新诗还撚须。
庆源老人骨已朽,爱民似子当今无。
稻田上下水声接,农家准拟相携壶。
南邻败屋欹欲倒,君来往往人争扶。
流离复合燕相贺,向人况欲嘲解襦。
吏民莫怪吾面瘠,耄倪艰食方饥癯。
政声不必家置喙,自然和气成欢呼。
何当相聚饮一斗,高吟大笑临邛垆。

[赠李廷吉知县]诗词问答

问:赠李廷吉知县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赠李廷吉知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

[赠李廷吉知县]参考注释

[赠李廷吉知县]入境

进入国境

入境登记

[赠李廷吉知县]焦枯

干燥枯萎

禾苗焦枯

[赠李廷吉知县]指麾

见“ 指挥 ”。

[赠李廷吉知县]屏翳

古代传说中的神名。(1)指云神。《楚辞·九歌·云中君》 汉 王逸 注:“云神, 丰隆 也,一曰 屏翳 。”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宴诸将祈晴感应灵宝斋词》:“羣山晓碧,天高而 屏翳 收云;六合风清,日迫而 羲和 弄轡。”(2)指雨师。《山海经·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北” 晋 郭璞 注:“雨师,谓 屏翳 也。”《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一》:“ 望舒 离金虎, 屏翳 吐重阴。”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屏翳 ,雨师名也。” 唐 张说 《喜雨赋》:“ 屏翳 慙其废职, 祝融 悔其迁怒。”(3)指雷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时若薆薆将混浊兮,召 屏翳 诛风伯而刑雨师。” 张守节 正义引 韦昭 曰:“雷师也。” 明 夏完淳 《观涛》诗:“雷鼓填填 屏翳 怒,海女霓旌乍有无。”(4)指风师。《文选·曹植〈洛神赋〉》:“ 屏翳 收风, 川后 静波。” 吕向 注:“ 屏翳 ,风师也。” 清 钮琇 《觚賸·景龙观钟铭》:“ 飞廉 扇炭, 屏翳 营罏。”

[赠李廷吉知县]家奴

封建主家里的奴隶

[赠李廷吉知县]坐令

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赠李廷吉知县]霖雨

(1) 连绵大雨

(2) 比喻恩泽

[赠李廷吉知县]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赠李廷吉知县]凋瘵

(1).衰败;困乏。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昔者万人疾疫, 神农 鞭草而救之;四维凋瘵, 夏禹 刊木以除之。” 宋 李纲 《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适当早暵之餘,财用匱乏,民力凋瘵,不取於民,则调度不足,取之过甚,则人心惊疑。”《明史·忠义传六·陈美》:“兵燹之餘,民生凋瘵。” 梁启超 《为国会期间问题敬告国人敬告农民》:“失今不为,更閲数年,则老弱转沟壑,壮者散四方,凋瘵而不可復,虽有善者,无能为矣!”

(2).指困穷之民或衰败之象。 唐 白居易 《忠州刺史谢上表》:“下安凋瘵,上副忧勤,未死之间,斯展微効。” 宋 苏轼 《贺提刑马宣德启》:“匪惟凋瘵之获苏,抑亦庸虚之知勉。”《明史·黄福传》:“ 永乐 初,建 北京 行部,绥辑凋瘵。” 清 唐孙华 《冬日抒怀》诗之二:“虽蠲累岁租,曾未起凋瘵。”

[赠李廷吉知县]我思

(1)

(2) 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一个思想人这个事实来予以说明的哲学原理

(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动

[赠李廷吉知县]东坡

(1).东边坡地。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 宋 苏轼 《东坡》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3). 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 ,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 六一 语;若此者, 温公 语;若此者, 东坡 语;若此者, 山谷 语; 强幼安 语却在甚处?’”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东坡 为诗,无非讥切时政,借曰意在爱君,亦从讽諫可也。” 清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於八家则 望溪 近 欧 曾 ,而 海峰 近 东坡 。”参见“ 东坡居士 ”。

[赠李廷吉知县]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赠李廷吉知县]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赠李廷吉知县]撚须

谓推敲诗句而捋须吟哦。语出 唐 卢延让 《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鬚。” 宋 苏轼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灯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鬚吟喜雪。” 胡怀琛 《赠陈蜕庵先生》诗:“捻鬚觅句得佳趣,忘齿论交到少年。”

[赠李廷吉知县]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赠李廷吉知县]爱民

指热爱人民,特别指官员热爱百姓。

[赠李廷吉知县]当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

当今皇帝盛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赠李廷吉知县]稻田

生长水稻的水田

[赠李廷吉知县]上下水

指上水道和下水道

那幢老楼的上下水又出毛病了

[赠李廷吉知县]农家

1.田家,从事农业的人家。 2.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赠李廷吉知县]准拟

(1).遵循;模仿。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其有才思者之为之也,犹善於依因机会,準拟体例,引古喻今,言微理举,雅而可笑,中而不伤。”《南史·裴松之传》:“有司奏太子婚,纳徵用玉璧虎皮,未详何所準拟。” 宋 岳珂 《桯史·八阵图诗》:“斑斑犹在 杲卿 髮,离离未落 张巡 齿,爱惜微躯欲安用,有臣如此难準拟。”

(2).希望;料想。 唐 白居易 《种柳三咏》:“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準拟三年后,青丝拂緑波。” 唐 刘得仁 《悲老宫人》诗:“白髮宫娃不解悲,满头犹自插花枝;曾缘玉貌君王宠,準拟人看似旧时。” 宋 王沂孙 《高阳台》词:“朝朝準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準拟春来消寂寞。愁风愁雨,翻把春担搁。”

(3).准备;打算。 唐 韩愈 《北湖》诗:“应留醒心处,準拟醉时来。” 金 元好问 《白屋》诗:“明年準拟 莱芜 住,寄谢东邻 范史云 。”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奴家準拟今日抄化几文钱钞,就此追荐公婆。谁知撞着这两个风子,搅闹了一场。”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风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4).准定;一定。 宋 张孝祥 《西江月·黄陵庙》词:“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準拟 岳阳楼 上。” 明 徐霖 《绣襦记·正学求君》:“嘉言敢忘,喜青云有路终须上,凤凰雏準拟朝阳。”

(1).料想;打算;希望。 唐 白居易 《不准拟》诗之二:“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敦煌曲子词·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鱼水,是前世因缘,两情准拟过千年。” 宋 王安石 《耿天骘许浪山千叶梅见寄》诗:“闻有名花即谩栽,殷勤准拟故人来。” 清 陈维崧 《贺新郎·甲寅除夕十四》词:“准拟东风来岁好,屏当春衫细马,看士女鞦韆笑打。”

(2).准备;安排。 唐 元稹 《董逃行》:“缝缀难成裁破易,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国中第二贵,出入百司须准拟,因何从骑不过十,耸轡途程来至此?”

(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元典章·朝纲·省部减繁格例》:“如已断(案)公当,别无枉屈,准拟施行。”

[赠李廷吉知县]相携

亦作“相擕”。互相搀扶;相伴。《东观汉记·邓禹传》:“ 禹 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以迎,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宋 苏轼 《甘露寺》诗:“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採蕋的游蜂,两两相携;弄巧的黄鸝,双双作对。”《儒林外史》第八回:“当下会了帐,两人相携着下了船坐下。”

见“ 相携 ”。

[赠李廷吉知县]南邻

(1).古指南方 金邻国 。《汉书·扬雄传上》:“仁声惠於北狄,武义动於 南邻 。” 颜师古 注:“南方有 金邻 之国,极远也,故云 南邻 。”

(2).南边的近邻。《文选·张衡<思玄赋>》:“指 长沙 之邪径兮,存 重华 乎南邻。” 李善 注:“《山海经》曰:‘南方 苍梧 之川,其中 九疑山 , 舜 之所葬,在 长沙 界中。’”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四:“南邻击鐘磬,北里吹笙竽。” 唐 杜甫 《遣兴》诗:“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綌。” 金 元好问 《早起》诗:“北舍南邻独乐声,夹衣晨起觉秋清。” 元 杨维桢 《漫兴》诗之六:“南邻酒伴辱相呼,共访城东旧酒壚。”

[赠李廷吉知县]来往往

来来去去。形容往来频繁。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二折:“我着你再休恋那红尘内赤力力虎鬭龙争,碧天边来往往鸟飞兔走。”

[赠李廷吉知县]流离

(1) 因饥荒战祸而居无定所,到处逃难

黎民流离,困于道路。——《后汉书·和殇帝纪》

流离失散

(2) 另有[淋漓]之义

[赠李廷吉知县]复合

合在一起;结合起来:~词ㄧ~元音ㄧ~材料。

[赠李廷吉知县]吏民

官吏与庶民。《墨子·号令》:“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讙嚣。”《汉书·武帝纪》:“其令州县,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清 汪懋麟 《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

[赠李廷吉知县]耄倪

老少。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 赵岐 注:“旄,老耄也。倪,弱小,繄倪者也。 孟子 劝王急出令,先还其老小,止勿徙其宾重之器。” 明 宋濂 《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先生推牛釃酒,集里中耄倪,諭以祸福,皆稽首听命。”

[赠李廷吉知县]艰食

粮食匮乏。《书·益稷》:“暨 稷 播,奏庶艰食鲜食。” 孔 传:“艰,难也。众难得食处,则与 稷 教民播种之。” 唐 李商隐 《赛荔浦县城隍神文》:“嗟我疲民,每虞艰食,寒耕热耨,始望於秋成。”《宋史·神宗纪一》:“令监司戒飭州县省事,劝民力田,民有艰食者振之。”《清史稿·德宗纪一》:“以近畿亢旱, 直隶 、 山东 暨 河南 、 河北 等府小民艰食,諭长官抚卹。”

[赠李廷吉知县]政声

官吏的政治声誉。《南史·沉宪传》:“乃以 宪 带 山阴 令,政声大著。” 唐 钱起 《送沉少府还江宁》诗:“江楼新咏发,应与政声传。”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六:“辛亥革命胜利以后, 薄洵 还在 荣县 作知事,他的政声很好,受到群众拥护,替当时的革命党人保持了荣誉。”

[赠李廷吉知县]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赠李廷吉知县]置喙

插嘴;参预议论。 明 焦竑 《焦氏笔乘·扬子云始末辨》:“近 泰和 胡正甫 辨证甚悉,吠声者当无所置喙矣。”《明史·王允成传》:“ 神祖 与先帝所以处父子骨肉之际,仁义孝慈,本无可以置喙。” 清 林则徐 《定期放告颁发状式告示》:“其中纵有委琐情节,儘可於投审时当堂供明,何得以一面之辞,嘵嘵置喙耶?” 茅盾 《色盲》一:“他实在不知道 赵女士 过去生涯的详情,他无从置喙。”

[赠李廷吉知县]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赠李廷吉知县]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赠李廷吉知县]欢呼

欢乐地喊叫

他作为英雄而受到欢呼

这场战争尚未正式结束,民众已在欢呼

[赠李廷吉知县]何当

(1).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郁达夫 《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

(2).犹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

(3).犹安得,怎能。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 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 ,缩地到京关。”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二:“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清 钱谦益 《玉堂双燕行送刘晋卿赵景之两太史谪官》诗:“何当鸣梧比丹凤,且愿衔花效黄雀。”

(4).犹何况。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不知谁家子,復奏 邯郸 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羸马望北走,迁人悲 越 吟。何当边草白,旌节 陇 城阴。” 宋 苏轼 《无题》诗:“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明 陈所闻 《金落索·闺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灵药,风雨何当忆故人?”

(5).犹合当,应当。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明时正欲精蒐选,荣路何当力荐延。”京剧《雁门关》第一场:“决胜千里辨输赢,单注着 黄巢 今日何当败。”

(6).犹何尝。 晋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赠李廷吉知县]聚饮

聚集在一起喝酒取乐

[赠李廷吉知县]高吟

(1).高声吟诵;高声歌唱。《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佇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唐 郑谷 《作尉鄠郊送进士潘为下第南归》诗:“结綬位卑甘晚达,登龙心在且高吟。” 鲁迅 《花边文学·知了世界》:“蚂蚁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知了却在枝头高吟,一面还笑蚂蚁俗。”

(2).高妙的吟唱。《文选·嵇康<琴赋>》:“慕 老童 於 騩 隅,钦 泰容 之高吟。” 刘良 注:“ 泰容 , 黄帝 乐师,故慕而钦之,以为高吟,而引清志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昨日到大剧院,一见旧歌剧花露润融,高吟沉抑。”

[赠李廷吉知县]大笑

笑的动作或情况

那惹人爱的容颜变成了微笑,而微笑又变成了大笑

,

  • 【齐上人发心知罗汉堂求颂】_释正觉 | 宋代
  • 【齐上人发心知罗汉堂求颂】_释正觉 | 宋代 >> 【齐上人发心知罗汉堂求颂】_释正觉 | 宋代...

  •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_辛弃疾 | 宋代
  •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_辛弃疾 | 宋代 >>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_辛弃疾 | 宋代...

  • 【题王昭君】_姚勉 | 宋代
  • 【题王昭君】_姚勉 | 宋代 >> 【题王昭君】_姚勉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