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满庭芳 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_马钰 | 元代

【满庭芳 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原文

放懒生涯,欣慵活计,起心念念慈悲。
而今不肯,摘叶更寻枝。
撇下之乎者也,的端认、莲出青泥。
闲闲里,扪心自忖,有似遇良医。
逍遥真自在,要成仙福,凭仗心师。
志坚如山岳,不许胡移。
日用无为清净,自然得、捉住东西。
些玄妙,悟来通晓,虽老不为迟。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参考注释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放懒

犹懒散。 唐 白居易 《日高卧》诗:“怕寒放懒日高卧,临老谁言牵率身。”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生涯

(1) 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从石磊沟回来以后, 黄老妈妈就重又过起了讨饭生涯。——《党员登记表》

(2) 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

生涯罄尽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活计

(1) 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

针线活计

(2) 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安排活计

(3) 生计,也指维持生活

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起心

产生某种念头;起意(多指坏的)

起心不良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念念

(1).一个心念接一个心念;每一个心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有天眼,鉴其念念随灭,生生不断,岂可不怖畏邪!”《西游记》第二七回:“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2).引申为一心一意。 吴樾 《< * 时代>自序》:“予于是念念欲杀尽此辈。”

(3).佛教语。谓极短的时间,犹言刹那。《百喻经·病人食雉肉喻》:“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识常恒不变。”《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此身念念浮云改,寄语长 淮 今好在。”

(4).读一读。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四章:“ 老杨 谦虚说:‘我念念可以,讲解可不行呵。’”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慈悲

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虚词,现在常用来形容咬文嚼字与迂腐的书呆子气

他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青泥

(1).古时用以封缄文书、器皿的青色粘土。《东观汉记·邓训传》:“又知 训 好以青泥封书……还过 赵国 易阳 ,并载青泥一穙,至 上谷 遗 训 。”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 禹 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於前,玄龟负青泥於后…… 禹 所穿凿之处,皆以青泥封记其所,使玄龟印其上。”《云笈七籤》卷七:“时出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

(2).相传神仙服食的一种泥浆、泥土。 晋 葛洪 《神仙传·王烈》:“石中有一 * ,径阔尺许,中有青泥流出如髓。 烈 取泥试丸之……气如粳米饭,嚼之亦然。”《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岂知神仙窟宅,每遇三千年纔一开底里,迸出泥来,叫做‘青泥’,专是把与仙人做饭喫的。”

(3).即 青泥城 。《晋书·安帝纪》:“ 赫连勃勃 大败王师於 青泥 北。”参见“ 青泥城 ”。

(4).指 青泥岭 。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青泥 何盘盘,百步九折縈巖峦。” 五代 王周 《路次覆盆驿》诗:“曾上 青泥 蜀 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 清 吴伟业 《送吴门李仲木出守宁羌》诗:“ 黑水 分 榆柳 , 青泥 老 驌霜 。”参见“ 青泥岭 ”。

(5).古驿站名。在 青泥岭 上。 唐 元稹 《青云驿》诗:“昔游 蜀 门下,有驛名 青泥 。”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闲闲

亦作“闲闲”。谓斤斤于分辨是非。《庄子·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閒閒” 成玄英 疏:“閒閒,分别也……小知狭劣之人,性灵褊促,有取有捨,故閒隔而分别。” 陆德明 释文:“閒閒,有所閒别也。”一说,好伺察人过之意。 俞樾 《诸子平议·庄子一》:“《广雅·释詁》:‘閒,覗也。’‘小知閒閒’当从此义,谓好覗察人也。《释文》曰‘有所閒别’,非是。”

亦作“闲闲”。1.从容自得貌。《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朱熹 集传:“闲闲,往来者自得之貌。” 高亨 注:“从容不迫貌。” 清 孙枝蔚 《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之八:“桑者各有侣,閒閒在十亩。奈何冠盖客,竟忘山中友。”

(2).强盛貌。《诗·大雅·皇矣》:“临衝闲闲,崇墉言言。”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家大人曰:言言、仡仡,皆谓城之高大,则闲闲、茀茀,亦皆谓车之彊盛。茀茀,或作勃勃,《广雅》曰:闲闲,勃勃,盛也。”《汉书·叙传下》:“戎车七征,衝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 闐颜 。”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琅邪定公司马裔墓志铭》:“恂恂教义, 吴起 西河 之风;闲闲鼓旗, 李牧 长平 之政。”

(3).闲静。 唐 刘言史 《登甘露台》诗:“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达观师<山中见寄>》:“既能闲闲住深谷,岂使于于鸣佩玉。”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4).悠闲的样子。 唐 鲍溶 《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秀才》诗:“去年八月此佳辰,池上闲闲四五人。” 唐 灵澈 《西林寄杨公》诗:“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二:“生世多苦辛,何如日閒閒。”

(5).引申谓随随便便,不在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王先 閒閒也行了,不曾问得这家姓 张 姓 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在我是以为闲闲一件事,却累他送了礼物,还赔了眼泪,倒叫我难为情起来。”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所以凡内行人,缓缓的吃过夜饭,喝过茶,闲闲而去,只要看挂着的帽子,就能知道什么鬼神已经出现。”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扪心

抚 * 口。表示反省。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卢纶 《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诗:“览镜愁将老,捫心喜復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此事不以口舌争,君捫心清夜,先自问其何如。”滇剧《闯宫》:“你所做下的罪孽,扪心想想,也应拔剑 * !”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有似

类似;如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驭文之法,有似於此。”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宋 张先 《定风波》词:“有似中秋云外月,皎洁,不团圆待几时圆。”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良医

医术高明的医生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自在

(1) 自由;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成仙

成为神仙。 南朝 陈 伏知道 《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人慙 萧史 ,相偶成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一:“ 蔡经 新学道, 王烈 旧成仙。” 许地山 《女儿心》三:“她还想着,他们把她带到那里也许是为教她们也成仙。”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凭仗

倚仗;凭靠

凭仗着惊人的毅力登上主峰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心师

(1).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 唐 皎然 《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诗:“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前蜀 贯休 《了仙谣》:“若师方术弃心师,浪似雪山何处讨。”

(2).谓心之师。《南史·张融传》:“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

(3).谓内心所师承的。 明 李东阳 《大原宋生灏手刻先君字法手稿赠之以诗》:“当其腕指所至时,意匠心师两无跡。”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山岳

又高又大的山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不许

(1)

不允许,不让

不许说慌

(2)

不能——用于反问句,强调其否定性

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许自己去吗?

(3)

禁止;阻止某事的完成或进行

不许儿童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日用

(1) 日常生活的费用

(2) 日常生活应用的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玄妙

深奥微妙

玄妙的学说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通晓

完全掌握,透彻地了解

通晓几种文字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

  • 【饮吴汉臣江居】_叶兰 | 元代
  • 【饮吴汉臣江居】_叶兰 | 元代 >> 【饮吴汉臣江居】_叶兰 | 元代...

  • 【旅中苦病·其二】_徐孜 | 元代
  • 【旅中苦病·其二】_徐孜 | 元代 >> 【旅中苦病·其二】_徐孜 | 元代...

  • 【生查子 软金杯 以上二首见归潜志卷一】_完颜璟 | 元代
  • 【生查子 软金杯 以上二首见归潜志卷一】_完颜璟 | 元代 >> 【生查子 软金杯 以上二首见归潜志卷一】_完颜璟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