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_汪炎昶 | 宋代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作者:汪炎昶 朝代:宋代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次韵题张氏耆逸堂原文

游左台天岁月深,人间又见谪仙人。
镜中商岭飘萧后,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沙徒轻冕绂,伏波老未厌风尘。
轮君物外全以美,洛社耆英汉逸民。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诗词问答

问:次韵题张氏耆逸堂的作者是谁?答:汪炎昶
问:次韵题张氏耆逸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汪炎昶的名句有哪些?答:汪炎昶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参考注释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商岭

即 商山 。 唐 黄滔 《蒋先辈启》:“ 相如 徵出于 上林 , 贾谊 召来于 宣室 ,不然者隐于 商岭 ,栖向 傅巖 ,克俟搜罗,直膺梦寐。” 唐 张乔 《题郑侍御蓝田别业》诗:“小径通 商岭 ,高窗见 杜陵 。”参见“ 商山四皓 ”。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飘萧

(1).鬓发稀疏貌。 唐 杜甫 《义鹘行》:“飘萧觉素髮,凛欲衝儒冠。”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素髮飘萧,朱颜委谢。”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西溟言别赋赠》词:“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鬢飘萧未遇。”

(2).零落飘坠貌。 前蜀 贯休 《古塞下曲》之六:“榆叶飘萧尽,关防烽寨重。” 金 元好问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诗:“野阴时滉朗,冷雨只飘萧。”

(3).飞扬貌。 唐 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宋 苏辙 《巫山庙》诗:“採兰为飱蕙为肴,玉缶荐芰香飘萧。” 清 黄景仁 《发一宿庵》诗:“飘萧洞气成飞雨,冥漠丹根护紫泥。”

(4).飘逸潇洒。 唐 白居易 《筝》诗:“云髻飘萧緑,花颜旖旎红。”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神清骨秀气飘萧。你是神仙,休得假推掉。” 清 蒋士铨 《临川梦·了梦》:“看他鬚眉巾带恁飘萧,怎不向花前写个神仙照!”

(5).状风声。 唐 元稹 《书异》诗:“飘萧北风起,皓雪纷满庭。” 元 萨都剌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之一:“飘萧树梢风,淅沥湖上雨。” 王统照 《沉船》:“四周的树木迎着飘萧的凉风,都在同他们快摇落的叶儿私语。”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自在身

佛教语。谓心离烦恼、舒适自在的身躯。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吟》之一:“高卧閒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景德传灯录·龙树尊者》:“尊者復於坐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冕绂

古代礼冠与印绶,皆大官所服佩者,因以指重臣。 唐 柳宗元 《谢赐时服表》:“俾同冕紱,重剧丘山。”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冕紱兮霞集,玉帛兮川归,盛乎王庭之声明,焕乎天家之光辉。”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伏波

(1). 汉 将军名号。 西汉 路博德 、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 戈船 荣既薄, 伏波 赏亦微。”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 横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横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洛社

(1). 宋 欧阳修 梅尧臣 等在 洛阳 时组织的诗社。 宋 欧阳修 《酬孙延仲龙图》诗:“洛社当年盛莫加, 洛阳 耆老至今夸。” 清 赵翼 《新春招程霖岩汤蓉溪二丈暨庄学晦家缄斋小集》诗:“作诗传他年,或可洛社继。”

(2).即洛阳耆英会。 宋 苏轼 《司马君实独乐园》诗:“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 叶敬常 《上巳日同哲夫寄芳微之毅白诸社友北郊修禊》诗:“雅集 兰亭 洵乐事,相逢洛社有耆英。”参见“ 洛阳耆英会 ”。

(3).洛阳社的简称。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寿方德润》词:“洛社自佳, 镜湖 虽好,莫问君王乞。”参见“ 洛阳社 ”。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耆英

高年硕德者之称。 唐 司空图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宾筵备礼,耆英尽缀於词林;将略求材,剑戟自森於武库。”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词:“看长生,奉严宸;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 明 方孝孺 《休日奉陪蜀府诸公宴集》诗:“羣公尽耆英,过从殊恨晚。”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逸民

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

,

  •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_晁补之 | 宋代
  •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_晁补之 | 宋代 >>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_晁补之 | 宋代...

  • 【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_黄庭坚 | 宋代
  • 【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_黄庭坚 | 宋代 >> 【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_黄庭坚 | 宋代...

  •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_陈与义 | 宋代
  •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_陈与义 | 宋代 >>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_陈与义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