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原文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诗词问答
问: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书法图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书法作品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参考注释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迷露
方言。雾。《吴歌甲集·一朝迷露间朝霜》:“一朝迷露间朝霜,姑娘房里懒梳妆。” 顾颉刚 注:“迷露,雾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池柳
(1).池边柳树。 唐 陈通方 《赋得春风扇微和》:“池柳晴初拆,林鶯暖欲飞。” 唐 白居易 《宿窦使君庄水亭》诗:“使君何在在 江 东,池柳初黄杏欲红。”
(2).借指丧车。池,古代饰棺象征重霤的编竹;柳,古代饰棺的帷盖。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铭》:“铭旌两没,池柳双迴。” 倪璠 注引《礼记·檀弓上》“池视重霤” 孔颖达 疏:“池者,柳车之池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烘晴
谓阳光映照晴空。 唐 宋璟 《梅花赋》:“爱日烘晴,明蟾照夜。” 宋 范成大 《次韵徐提举游石湖三绝》之二:“日脚烘晴已破烟,山头云气尚披绵。”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一样
同样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几样
犹言怎样的。 明 杨景贤 《西游记·逼母弃儿》:“休则管逼逐,别离几样忧!如摘下心肝上肉。”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提壶
鹈鹕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各自
(1) 各人自己
他们各自的家
各自解决食宿问题
各自弃甲投戈。——《三元里人民抗英》
(2) 各方中的每一方
各自多做自我批评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无聊
(1)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
他一闲下来,就感到十分无聊
(2) 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
(3) 生活穷困,无所依赖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卧病无聊。——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自鸣
自我表白;自我显示。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兵部郎叙功》:“先外祖既不自鸣,言路亦无为称荐者。” 梁启超 《新史学·中国史学萃·论书法》:“吾壹不解夫 中国 之史家,果据何主义,以衡量天下古今事物,而敢嚣嚣然以书法自鸣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诗文赏析
烟迷露麦:一作烟芜露芰
宋代,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