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花·其一】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玉兰花·其一]玉兰花·其一原文
南苑相离近一程,驻营中使早来迎。
御园报道韶光好,木笔描春照眼明。
[玉兰花·其一]诗词问答
问:玉兰花·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玉兰花·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玉兰花·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玉兰花·其一]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六
[玉兰花·其一]参考注释
[玉兰花·其一]南苑
(1).御苑名。因在皇宫之南,故名。历代所指不一。《宋书·明帝纪》:“以 南苑 借 张永 ,云‘且给三百年,期讫更启’。” 唐 杜甫 《哀江头》诗:“忆昔霓旌下 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 唐 温庭筠 《河传》词:“天际云鸟引晴远,春已晚,烟靄渡 南苑 。”
(2).即 南海子 。在 北京 永定门 外, 明 永历 中始建为园囿。 清 置总尉防御等官把守,其中养殖禽兽,专供皇帝游猎享乐。《清一统志》:“ 南苑 在京城 永定门 外二十里,方一百六十里。 元 为 下马飞放泊 , 明 永乐 中增广,亦名 南海子 。周围绕以短垣,麋鹿雉兔,蕃息其中,时命禁旅行围,以肄武事。” 清 赵翼 《南苑大阅恭纪》诗:“雪晴 南苑 曙光皑,翠輦亲临閲武来。”
[玉兰花·其一]相离
(1).互相分离。《列子·天瑞》:“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汉 班固 《 * 通·谏诤》:“子諫父不去者,父子一体而分,无相离之法,犹火去木而灭也。”《东周列国志》第二七回:“行居寝食无相离,患难之中定臣主。” 许地山 《空山灵雨·笑》:“我对妻子说:‘相离好几天,你闷得慌吗?’”
(2).相附;附拢。《楚辞·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王夫之 通释:“离,丽也,附也。”
(3).相互间距离。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到得 厦门 ,我投稿就很少了。一者因为相离已远,不受催促,责任便觉得轻,二者因为人地生疏。” 茅盾 《子夜》十:“ 三马路 一带充满了战争的空气!似乎相离不远的 昼锦里 的粉香汗臭也就带点儿火药味。”
[玉兰花·其一]一程
(1).约计的道路里程,犹言一段路。 唐 元稹 《别李十一》诗:“万里尚能来远道,一程那忍便分头。”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送我一程如何?”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模模胡胡的背了一程之后,大家便走散去睡觉。”
(2).一些日子。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幸遇大姐 韩玉簫 不弃,做了一程夫妻。”《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元卿 客边,可到 严子 家中做一程儿伴去。”
[玉兰花·其一]驻营
军队驻扎。 宋 岳珂 《今因追感先臣飞事辄赋百韵诗》:“ 马渡 朝迎敌, 钟山 夜驻营。”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 * 回:“当下发令进兵,行了半日,因天色已晚,驻营 辰州 。”
[玉兰花·其一]中使
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凡詔所徵求,皆令 西园 騶密约勑,号曰‘中使’。”《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勉膳禁哭,中使相望。” 张铣 注:“天子私使曰中使。” 唐 白居易 《缭绫》诗:“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忽见有二中使,齎天子手詔,召 曾太师 决国计。”
顶用,好用。 元 武汉臣 《老生儿》楔子:“好孩儿也,这钱直恁般中使!”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您孩儿往常不听叔叔的教训,今日受穷,纔知道这钱中使,我省的了也。”
[玉兰花·其一]早来
(1).本是;已经。 宋 程垓 《醉落魄·别少城舟宿黄龙》词:“早来最苦离情毒。唱我新词,掩着面儿哭。” 宋 张榘 《水龙吟》词:“问晓山亭下,山茶经雨,早来开么?”
(2).早上;刚才。 宋 洪迈 《夷坚丙志·王氏二妾》:“然妾不忍独死,早来汤饼中,輒已置药,恐毒发须臾,愿勉处后事。”《宣和遗事》前集:“早来那两箇奕棋是甚人?”《前汉书平话》卷中:“大夫你早来念甚来?你是何患疾?”
(3).早已来到。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九出:“婆婆,你知件事?那 张解元 要去赴试……它如何去得?兀底早来。”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辞官辞婚不准》:“道犹未了,一个奏事官人早来。”
[玉兰花·其一]御园
即御苑。 唐 李绅 《忆春日曲江后许至芙蓉园》诗:“春风上苑开桃李,詔许看花入御园。”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富景园》:“ 武林 城东曰 东园 者, 宋 御园也。”参见“ 御苑 ”。
[玉兰花·其一]报道
发表的新闻稿
长篇报道
[玉兰花·其一]韶光
(1) 美好的时光,多指美丽的春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红楼梦》
(2) 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
韶光一去不再来
[玉兰花·其一]木笔
(1).即毛笔。因初始的毛笔以木为管,故名。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论飞白法》:“ 蔡邕 于 鸿都 下,见工人以堊帚成字,归而为飞白之书,非便用堊帚,盖用笔效之而已,今人便谓所用木笔为堊帚,谬矣。”参阅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2).木名。即辛夷。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 唐 白居易 《营闲事》诗:“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 宋 陆游 《幽居初夏》诗之一:“籜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元 戴表元 《林村寒食》诗:“出门杨柳碧依依,木笔花开客未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释名﹞辛雉、候桃、房木、木笔、春映。”
(3).指此种植物的花。 杨朔 《鹤首》:“小院里正开着紫色的木笔。”
[玉兰花·其一]眼明
(1).眼力好;看得清楚。 唐 白居易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诗:“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坼紫泥书。” 宋 陆游 《新辟小园》诗之二:“眼明身健残年足,饭软茶甘万事忘。”
(2).犹眼红。激怒的样子。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
(3).方言。羡慕。 韩起祥 《刘巧团圆》:“她不满意咱,咱也不眼明她。”
乾隆,清代,玉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