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夜雨]夜雨原文
昨晚雷雨落,所惜势未成。
入夜复棼丝,遂致听有声。
然又弗大霈,忽阴旋忽晴。
虽非渴望际,谁无得陇情。
二麦收已定,晚田正待耕。
欹枕耳属窗,念为农功萦。
终当漙作霖,应节沾时行。
[夜雨]诗词问答
问:夜雨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夜雨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夜雨]注释
1.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
[夜雨]参考注释
[夜雨]昨晚
昨天晚上。 唐 王维 《宿郑州》诗:“明当渡 京水 ,昨晚犹 金谷 。” 唐 崔颢 《晚入汴水》诗:“昨晚南行 楚 ,今朝北泝 河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及至他昨晚得了信,今日天不亮便往这里赶。”
[夜雨]雷雨
雷电交作而降雨
[夜雨]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
[夜雨]棼丝
乱丝。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立之朝廷,则乱剧於棼丝,引用駑庸,以为党援,而望风向草偃。” 宋 陆游 《寓叹》诗:“俗心浪自作棼丝,世事元知似弈棋。” 何其芳 《忆昔》诗:“善治棼丝除谬论,宛如今日著新篇。”
[夜雨]有声
有声誉;著称。《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有声,遹骏有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张耳 之贤,有声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 沉 登甲戌进士,授 粤 之 顺德 令,以清峻称。入为郎,出为守,俱有声。”
[夜雨]大霈
谓皇帝大施恩泽。多指大赦。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俞侍郎执法》:“﹝ 俞澂 ﹞以为 * 於异代,既更开国大霈,犹所不赦,况 亮 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考察破例》:“即 穆宗 登极,大霈言官,无一遗弃。”
[夜雨]渴望
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经过战争和动乱之后,人们渴望得到和平与安全
[夜雨]无得
(1).犹无从。《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邢昺 疏:“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得,一本作“ 德 ”。参见“ 无从 ”。
(2).犹不许,不准。《商君书·垦令》:“无得为罪人请於吏而饟食之。”《汉书·朱博传》:“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欺谩半言,断头矣!”
(3).未能得以。《宋史·胡松年传》:“﹝ 张敌万 ﹞向在 淮南 诱敌深入,步骑四集,悉陷於淖,无得解者, 金 人至今胆落。”
(4).无所得。《吕氏春秋·君守》:“君也者以无赏为赏,以无得为得者也。”
[夜雨]麦收
收割麦子
[夜雨]已定
(1).既定。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 君平 。”
(2).一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那娘子已定出来也,我只在这里等待问他咱。”《 * 词话》第二回:“已定是记掛着间壁那个人。”
[夜雨]田正
古代田官之长。《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稷,田正也。” 杜预 注:“掌播殖也。” 孔颖达 疏:“正,长也。稷是田官之长。” 清 陈鳣 《对策》卷六:“ 汉 有宜禾都尉、稻田使者……而诸州皆有田正,其制若何?”
[夜雨]耳属
《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郑玄 笺:“王无轻用谗人之言,人将有属耳於壁而听之者,知王有所受之,知王心不正也。”后因以“耳属”谓窃听。《晋书·苻坚载记上》:“禁中无耳属之理,事何从泄也?”《新五代史·唐神闵敬皇后刘氏传》:“宰相论于 延英 ,后於屏间耳属之。”
[夜雨]作霖
《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孔 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原谓充作救旱之雨,后以指降甘霖或下雨。 唐 杜牧 《云》诗:“莫隐 高唐 去,枯苗待作霖。” 唐 卢殷 《欲销云》诗:“如逢作霖处,当为起氤氲。”
[夜雨]应节
(1).应合节拍。《列子·汤问》:“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又指虾蟆及诸行虫燕雀之属,使舞,应节如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2).适应节令。《后汉书·郎顗传》:“王者崇宽大,顺春令,则靁应节,不则发动於冬,当震反潜。” 三国 魏 曹丕 《让禅令》:“风雨应节,禎祥触类而见。”
[夜雨]时行
时兴
时行歌曲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