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杨起公见寄】作者:方惟深 朝代:宋代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依韵答杨起公见寄原文
释卷趋南亩,霜风报获时。
不才谋事拙,寸禄及亲迟。
通寒终难问,短长今自知。
何年得乘兴,闲趁逸人期。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诗词问答
问:依韵答杨起公见寄的作者是谁?答:方惟深
问:依韵答杨起公见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惟深的名句有哪些?答:方惟深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方惟深依韵答杨起公见寄 书法图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书法作品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参考注释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释卷
把书本放下
他读书如痴如醉,甚至吃饭时也手不释卷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南亩
指田野
转而缘南晦(晦,同[亩])。——《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霜风
(1).刺骨寒风。 北周 庾信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三折:“断不了你那 章臺 上霜风淅淅, 渭城 边烟雨霏霏。”
(2).指严明的风纪。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政德洽於霜风,教义穷於足跡。”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不才
没有才能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不才往常见人读佛经,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无理之口头禅,常觉得头昏脑闷。——《老残游记》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谋事
(1) 计划干某种事情
谋事不成惹人笑
(2) 找职业
到广州去谋事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寸禄
微薄的俸禄。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八:“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一身轻寸禄,万物任虚舟。”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及亲
谓父母在世。 宋 王禹偁 《代吕相公辞起复第二表》:“况古人重及亲之禄,君子有终身之丧。” 宋 陆游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悽然感怀》诗之一:“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难问
(1).提出疑问;请教。 汉 王充 《论衡·问孔》:“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诸兄每读经传,輒下意难问。”
(2).民歌体裁的一种。有如谜语,两人合唱,以一问一答形式出现。如:(问)啥人数得清天上星?啥人数得清鳜鱼鳞?(答)太白金星数得清天上星, 姜太公 数得清鳜鱼鳞。我国东南各省如 江苏 、 广东 等地民间都很流行。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谜有三种:一、事物谜,二、字谜,三、难问, 锺先生 《广州谜语序》称为‘诘难体’……我以为要恰切一点,把它称为‘谜歌’。”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短长
(1) 缺点和长处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3) 意料不到的变故
(4) 物品的短与长
(5) 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自知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逸人
犹逸民。《后汉书·赵岐传》:“ 汉 有逸人,姓 赵 名 嘉 。有志无时,命也奈何!” 唐 高瑾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逸人谈发,仙御舟来。”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后汉书二·法雄传》:“ 子真 ,在《逸人传》。逸人即逸民。 章怀 ( 李贤 )避讳,改为人字,后来追改,不及徧检,它传故或改或否耳。”
宋代,方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