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病起·其一】_沈守正 | 明代

【病起·其一】作者:沈守正 朝代:明代

[病起·其一]病起·其一原文

一身多病百缘轻,萧飒风来体渐平。

阁求诗书随意懒,梦游山水逼人清。

调鸠上掌喃喃语,遣鹿看门笃笃行。

桐叶满阶留不扫,爱他踏处亦秋声。

[病起·其一]诗词问答

问:病起·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沈守正
问:病起·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病起·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沈守正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守正

[病起·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病起·其一]参考注释

[病起·其一]一身

(1) 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个人

孑然一身

[病起·其一]萧飒

(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 唐 陈羽 《湘妃怨》诗:“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颯风生斑竹林。” 宋 王安石 《次韵酬朱昌叔》之六:“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颯水潺湲。” 清 纳兰性德 《唐多令·雨夜》词:“萧颯不堪闻,残妆拥夜分。”

(2).萧条冷落。 唐 杜甫 《相从歌赠严二别驾》:“ 成都 乱罢气萧颯, 浣花 草堂 亦何有。”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三:“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颯满僧窗。” 清 狄亿 《菩萨蛮》词:“萧颯不胜情,孤鸿三两声。”

(3).稀疏;凄凉。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二:“下视 瑶池 见 王母 ,蛾眉萧颯如秋霜。” 宋 陆游 《独立》诗:“白髯萧颯一愚公,独立濛濛细雨中。” 元 郝经 《巴陵女子行》:“诗成泪尽赴江流,蛾眉萧颯天为愁。”

(4).萧洒自然。 唐 白居易 《画竹歌》:“嬋娟不失筠粉态,萧颯尽得风烟情。”

[病起·其一]来体

(1).弓张弦时弓臂内向的体势。《周礼·考工记·弓人》:“往体多,来体寡,谓之夹臾之属,利射侯与弋。” 孙诒让 正义:“往体,谓弓体外挠;来体谓弓体内向。凡弓必兼往来两体,而后有张弛之用。”

(2).指子孙。《后汉书·宦官传论》:“声荣无暉於门阀,肌肤莫传於来体。”

[病起·其一]求诗

(1).指古代官方派人搜集民间歌谣,供统治者察风俗人情,知施政之得失。也叫采风、采诗。《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汉 何休 注:“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於邑,邑移於国,国以闻於天子。”

(2).谓寻觅诗句。 宋 陆游 《别王伯高》诗:“倾家酿酒犹嫌少,入海求诗未厌深。”

[病起·其一]随意

随着自己的意愿

唱完几曲之后,船上有人跨过来,反拿着帽子收钱,多少随意。——《威尼斯》

[病起·其一]梦游

睡眠中无意识地走动

[病起·其一]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病起·其一]逼人

(1) 刺激人行动

形势逼人

(2) 以继续不断迫人的强度照射

天气炎热,阳光逼人

[病起·其一]喃喃

不停地小声地说话或读书声

[病起·其一]看门

(1) 当门卫

(2) 看守房子

[病起·其一]笃笃

象声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诵篤篤地酩子里駡。”《收穫》1981年第5期:“一旁, 栓栓妈 用铁勺‘笃笃’地敲响石磨,打断 韩老汉 的话。”

[病起·其一]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

  • 【题宣府十五铺壁二绝·其二】_江源 | 明代
  • 【题宣府十五铺壁二绝·其二】_江源 | 明代 >> 【题宣府十五铺壁二绝·其二】_江源 | 明代...

  • 【奉送少司空李棠翁老师之金陵·其一】_余继登 | 明代
  • 【奉送少司空李棠翁老师之金陵·其一】_余继登 | 明代 >> 【奉送少司空李棠翁老师之金陵·其一】_余继登 | 明代...

  • 【王孟端画枯木竹石为张继孟题】_王汝玉 | 明代
  • 【王孟端画枯木竹石为张继孟题】_王汝玉 | 明代 >> 【王孟端画枯木竹石为张继孟题】_王汝玉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