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作者:邵亨贞 朝代:元代
[点绛唇]点绛唇原文
莫倚高楼,太湖西畔青山近。
雁边云暝。
目力随天尽。
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
西风紧。
乱沙成阵。
故恼双蓬鬓。
[点绛唇]诗词问答
问:点绛唇的作者是谁?答:邵亨贞
问:点绛唇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点绛唇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邵亨贞的名句有哪些?答:邵亨贞
[点绛唇]邵亨贞点绛唇 书法图
点绛唇书法作品
[点绛唇]参考注释
[点绛唇]高楼
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点绛唇]太湖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南部,正常水位时2250平方公里。周围河流水网密布,为著名游览区
[点绛唇]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点绛唇]雁边
泛指我国北方边境。 元 萨都剌 《梦登高山得诗》:“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点绛唇]目力
视力
一个目力很好的年青人
[点绛唇]落日
夕阳
[点绛唇]平芜
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穷阴匝海,平芜带天。” 唐 李山甫 《刘员外寄移菊》诗:“秋来缘树復缘墙,怕共平芜一例荒。” 明 许承钦 《过李家口》诗:“枣香来野径,麦秀满平芜。” 清 龚自珍 《最录中论》:“平芜生之,灌木丛之,剔而薙之,乃覿瑶草。” 郭沫若 《蜀道奇》诗:“海水倾泄出平芜,土壤膏腴成天府。”
[点绛唇]点点
(1) 表面上的小记号;一个一个的微小的斑点
穿孔纸上透过点点的光斑
(2) 细微的迹象或轻微的痕迹
灰色中带点点蓝色
[点绛唇]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点绛唇]蓬鬓
鬓发蓬乱。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三:“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鬢衰颜不復粧。” 唐 卢纶 《逢病军人》诗:“蓬鬢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宁调元 《武昌狱中书感》诗:“岂独桑田能变海,似怜蓬鬢已添霜。”
元代,邵亨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