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作者:项安世 朝代:宋代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原文
软红尘里不争新,橐简香中却竞辰。
邺架孔堂深貯腹,鲍篇陈檄妙看亲。
刍粮轧轧虚旁午,岁月悠悠老秩寅。
曷日阴山行汉马,大挥椽笔布王春。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诗词问答
问:《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项安世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项安世的名句有哪些?答:项安世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参考注释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软红尘
飞扬的尘土。形容繁华热闹。亦指繁华热闹的地方。 宋 卢祖皋 《鱼游春水》词:“软红尘里鸣鞭鐙,拾翠丛中句伴侣。” 金 元好问 《秀隐君山水》诗:“乌鞍踏破软红尘,未信溪山下笔亲。”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六十:“草鞋片,甘贫贱,不踏软红尘,常行芳草茵。” 梁启超 《雷庵行》:“京华十丈软红尘,繁樱团锦穠於云。”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不争
(1)
(2)
只因为
不争我听拨琵琶楚江头,愁泪湿青衫袖。——元曲选《扬州梦》
(3)
不在乎,不要紧
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得不好。——《水浒传》
(4)
连词。如果
假使不争折损了,深为可惜。——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邺架
唐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 鄴侯 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邺侯 ,即 李泌 。后因以“鄴架”比喻藏书处。 清 赵翼 《哭汪文端师》诗:“ 鄴 架籤论万, 曹 仓卷累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欲集全 宋 词,则亦不过壮观 鄴 架,於本源无涉,亦可不必。”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孔堂
孔子 所居的堂隩。语出《论语·先进》:“子曰:‘ 由 之瑟奚为於 丘 之门?’门人不敬 子路 。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后以“孔堂”喻谓学识已有相当造就的境界。 晋 陆云 《与陆典书书》:“ 言偃 昭烈於 孔 堂, 员武 迈功於诸侯。”《晋书·石崇传》:“ 崇 尝入太学,见 颜回 、 原宪 之象,顾而叹曰:‘若与之同升 孔 堂,去人何必有间。’” 南朝 梁 萧统 《与晋安王纲书》:“立身行道,终始如一,儻值 夫子 ,必升 孔 堂。”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看亲
〈方〉∶相看婚姻对象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刍粮
粮草。多指供军队用的饲料和粮食。 宋 梅尧臣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诗:“海隅异兽乘舟航,连日道路费芻粮。” 明 陆垹 《篑斋杂著·时务策》:“若夫边镇之弊,常推其故,平居无事,抚循非人,芻粮不时,朝廷实惠,半归奸猾之筐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金陵 龙蟠虎踞之区,雄师雾屯,芻粮山积,士女登陴,咸誓死守。”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轧轧
象声词,形容机器车轮里的轴承,齿轮等运转挤压时发出的连续的声响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旁午
(1).亦作“ 旁迕 ”。交错;纷繁。 汉 王褒 《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汉书·霍光传》:“受璽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詔诸官署徵发。” 颜师古 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旁午纷紜,殊无寧月。”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本军政府当军事旁午之际,势不能并谋兼顾,为吾乡僻同胞尽完全保护之责。”
(2).四面八方;到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尔朱荣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谋 魏 社稷,愚智同见。” 宋 刘克庄 《运粮行》:“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 钱锺书 注:“旁午,四面八方。”《明史·刑法志三》:“自京师至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
将近中午。 明 潘问奇 《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诗:“旁午停征轡,炊烟得几家。” 茅盾 《雾》:“旁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浄。” 元 刘迎 《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车轣轆。”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椽笔
《晋书·王珣传》:“ 珣 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諡议,皆 珣 所草。”后因以“椽笔”指大手笔,称誉他人文笔出众。 宋 王安石 《英宗皇帝挽辞》之一:“谁当授椽笔,论德在琼瑶。” 金 刘迎 《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诗之一:“妙年椽笔赋《长杨》,一日声名满四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 屈 宋 。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叶楚伧 《和仓海秋怀》之七:“儘有金甌毁一角,可堪椽笔扫三军。”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王春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 文王 也。”后以“王春”指阴历新春。 唐 杜甫 《暮春送马大卿赴阙》诗:“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 宋 臧鲁子 《满庭芳》词:“好是王春正月维岳降,膺此神休。”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之二:“王春司令,紫宸臻首祚之祥。” 清 顾炎武 《元旦陵下作》诗:“山川通御气,节物到王春。”
宋代,项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