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归堂二首】作者:强至 朝代:宋代
[荣归堂二首]荣归堂二首原文
嫩柳浓花围旧圃,朱甍碧瓦照春池。
黄金腰下还乡印,翠琰胸中报国诗。
乘驷长卿羞志浅,怀章公子恨名迟。
知公触事须尊主,揭榜新堂是训辞。
[荣归堂二首]诗词问答
问:荣归堂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荣归堂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
[荣归堂二首]参考注释
[荣归堂二首]朱甍碧瓦
红色屋脊,青绿色的琉璃瓦。借指华丽的建筑。 清 洪昇 《长生殿·疑谶》:“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
[荣归堂二首]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荣归堂二首]还乡
返回乡里。《南史·刘之遴传》:“ 武帝 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老弟,你这年纪正好给朝廷出力,为什么倒要告退还乡。” 闻一多 《红烛·太阳吟》诗:“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反转方向。乡,通“ 向 ”、“ 嚮 ”。《庄子·渔父》:“顾见 孔子 ,还乡而立。”
[荣归堂二首]翠琰
碑石的美称。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辞题翠琰,字勒银钩。” 隋 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玄扈告符,翠琰啟籙。” 唐 王勃 《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题芳翠琰,敢诣灵津。”
[荣归堂二首]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荣归堂二首]报国
为国家竭诚效力
精忠报国
[荣归堂二首]长卿
(1).螃蜞的异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蟛蜞,小蟹也。生长海边涂中,食土,一名‘长卿’。”
(2). 汉 辞赋家 司马相如 的字。 相如 未遇时家徒四壁,后为 武帝 所赏识,以辞赋名世。诗文中常用以为典。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吾徒匹夫,加之罄困,家有 长卿 壁立之贫,腹怀 翳桑 絶粮之馁。” 唐 高适 《酬裴秀才》诗:“ 长卿 无产业, 季子 慙妻嫂。”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胡不学 长卿 ,预作封禪词。”
指六卿之长。 清 唐甄 《潜书·卿牧》:“冢宰辅相天子,无所不理。今名为吏(吏部尚书),但主除吏。当授使授,当陟使陟,当黜使黜,不过注簿一小吏,乌得为长卿!五卿皆然,不可以不正,请復名为冢宰。”参见“ 六卿 ”。
[荣归堂二首]公子
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荣归堂二首]事须
谓情势应该如此,理应如此。《古文苑·曹公卞夫人与杨太尉夫人袁氏书》:“主簿股肱近臣,征伐之计,事须敬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秣饲牛畜,事须肥健。” 唐 刘禹锡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诗之二:“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一说“事须”为 唐 宋 习用语。 宋 陆游 《小雨》诗:“事须求暂假,宜睡称烧香。”自注:“事须二字,盖 唐 人公移中语也。”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圣得’、‘事须’、这些皆 唐 宋 人方言。”
[荣归堂二首]揭榜
(1) 考试后出榜;发榜
(2) 揭下写有招聘或招标等内容的榜,表示应征、应战等
[荣归堂二首]训辞
训教之言。《左传·僖公七年》:“君若绥之以德,加之以训辞,而率诸侯以讨 郑 , 郑 将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晋书·文苑传·李充》:“然则圣人之在世,吐言则为训辞,莅事则为物轨。” 宋 王珪 《王尧臣可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制》:“训辞鬯于帝謨,心计羡于邦赋。” 清 刘大櫆 《卢氏二母传》:“既引退而后加之以训辞,未尝不喟然而叹也。” 章炳麟 《与人论朴学报书》:“训辞深厚,宜为典常。”
宋代,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