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缘识】_宋太宗 | 宋代

【缘识】作者:宋太宗 朝代:宋代

[缘识]缘识原文

直修学道有科仪,里外缘中境不移。
莫放身闲堪谛信,乖违背欲何之。

[缘识]诗词问答

问:缘识的作者是谁?答:宋太宗
问:缘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太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太宗

[缘识]宋太宗缘识 书法图

【缘识】_宋太宗 | 宋代
缘识书法作品

[缘识]参考注释

[缘识]学道

(1).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若 宪 ,贫也,非病也。” 宋 唐庚 《大观四年作诗寄任因命舍弟同赋》:“学道一生凡几化,不因到此始知非。” 明 唐顺之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之一:“学道频年慕屡空,支离犹堕语言中。”

(2).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汉书·张良传》:“廼学道,欲轻举。” 颜师古 注:“道谓仙道。” 宋 苏轼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从 左慈 学道,得九丹金液仙经。”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然而出来的题目就因此常常是难题,仍如飞剑一样,非上 武当山 寻师学道之后,决计没法办。”

(3).即学政。《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 广东 学道。” 清 蒲松龄 《禳妒咒·入泮》:“酒色养的那脾胃娇,那厌气时文也不待瞧。我的天,学道瞎,真是瞎学道。”《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据了他的学识,与他个学道,绰绰然做得过去,却不肯把学道与他,偏与他个巡道。”参见“ 学政 ”。

[缘识]科仪

犹科式。 唐 薛逢 《社日游开元观》诗:“浪渍法堂餘像设,水存虚殿半科仪。” 宋 苏辙 《景灵宫奏告雅饰圣祖罢散道场朱表》:“既祇荐於科仪,期永安於像设。”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六·祭江》:“﹝先君﹞悯溺 江 人,召黄冠立醮坛於 江 阳第一山,作祭 江 科仪。” 清 王韬 《原道》:“天主教中所有瞻礼、科仪、炼狱、懺悔以及禁嫁娶、茹荤,无以异乎緇流衲子。”

[缘识]外缘

远离中心的部分

[缘识]中境

(1).犹中土,指中原地区。《魏书·礼志一》:“正位中境,奄有万方。”

(2).心境。 宋 陶穀 《清异录·衣服》:“ 武帝 缘金丹示孽,中境躁乱。”

[缘识]放身

谓不受拘束。 宋 欧阳修 《<一行传>序》:“处乎山林而羣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於心,放身而自得?”

[缘识]谛信

真实可信,确信。《坛经·机缘品》:“吾今为汝説,諦信永无迷。”

[缘识]违背

不符合;不遵循

违背了意愿

,

【缘识】_宋太宗 | 宋代
  • 【贺新郎(答赵清远见寄韵)】_刘埙 | 宋代
  • 【贺新郎(答赵清远见寄韵)】_刘埙 | 宋代 >> 【贺新郎(答赵清远见寄韵)】_刘埙 | 宋代...

    【缘识】_宋太宗 | 宋代
  • 【八砺三首】_郑思肖 | 宋代
  • 【八砺三首】_郑思肖 | 宋代 >> 【八砺三首】_郑思肖 | 宋代...

    【缘识】_宋太宗 | 宋代
  • 【关山月】_宋构 | 宋代
  • 【关山月】_宋构 | 宋代 >> 【关山月】_宋构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