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原文
赤霄幸值五朝霁,鞫使旋来细问情。
积水不无阻道路,连阴却觉甚都京。
虞伤稼穑驰诹发,兹报晴旸缕摺呈。
以手额加叩穹贶,同民乾惕冀西成。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诗词问答
问:《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一
2. 差福长安往京鞫事回至山庄询及一路雨水秋禾情形缱念京师因谕留京王大臣等据实覆奏兹奏至因成是什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参考注释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赤霄
(1).极高的天空。《淮南子·人间训》:“背负青天,膺摩赤霄。”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鵾鹏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 明 张居正 《慰刘生卧病苦吟》诗:“櫪驥不忘千里志,病鸿终有赤霄心。”
(2).指帝王所居的京城。 唐 杜甫 《送覃二判官》诗:“蹉跎病 江 汉 ,不復謁 承明 ……肺肝若稍愈,亦上赤霄行。”
(3).传说中的古剑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刀剑录》:“ 前汉 刘季 在位十二年,以 始皇 三十四年于南山得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及贵,帝服之,此即斩蛇剑也。”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积水
(1) 指由于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积聚的水
(2) 空腔器官内积聚液体而膨胀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不无
犹言有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第古风既乏温淳,律体微乖整栗,故令评者不无轩輊。” 李希凡 、 蓝翎 《关于<红楼简论>及其他》:“作为在富贵荣华中生长起来的 曹公子 ,在‘贫穷难耐凄凉’的生活中,对‘当年笏满床’的盛世是不无惋惜怀念的。”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道路
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连阴
(1).连续阴天或连日阴雨。《汉书·鲍宣传》:“白虹虷日,连阴不雨。”《文选·谢朓<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连阴盛农节,籉笠聚东菑。” 刘良 注:“连阴,久雨也。”《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六年》:“先是 吕大防 请为赏花钓鱼之会,有詔用三月二十六日,而连阴不解。”
(2).谓树荫相连。亦指遮荫相连。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其竹林鱼池,侔於禁苑。芳草如积,珍木连阴。”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鐘鼎成列,冠盖连阴。”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太和山日记》:“数抱松杉,连阴挺秀。”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甚都
很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之 临邛 ,从车骑,雍容閒雅甚都。” 裴骃 集解引 郭璞 曰:“都犹姣也。《诗》曰:‘恂美且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白服裙帽,丰彩甚都。”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稼穑
农事的总称。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士爰稼穑。——《书·洪范》
天下晏然,民务稼穑。——《汉书·高后纪赞》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手额
以手加额,表示庆幸。 明 高攀龙 《陈志行八十序》:“世有斯人而久长于世,人必相与欣欣手额曰:‘幸甚哉,斯人之有斯年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 成 亦手额曰:‘帝祐君, 合浦 珠自当还。’”
[留京王大臣奏宜旸应时积水全消诗以志慰]西成
谓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书·尧典》:“平秩西成。” 孔颖达 疏:“秋位在西,於时万物成熟。”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稼穡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