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原文
亲切名山全体图,旧乘捡挍正乖诬。
名贤胜迹思传志,其不传能志取无。
[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诗词问答
问:《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六
[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参考注释
[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亲切
(1) 形容人态度亲爱和善
态度亲切
(2) 亲密;亲近
(3) 热情关切
[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全体
(1) 整个身体
全体炙之
(2) 指事物的全部
全体工作人员
全体演员
(3) 指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
影响全体
[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捡挍
亦作“ 捡校 ”。查看,查视。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敢为大言,乃云:已登名山,见仙人。仓卒闻之,不能清澄、捡挍之者,鲜觉其伪也。”一本作“ 检校 ”。 宋 蔡梦弼 《杜工部草堂诗话》卷二:“ 老杜 当干戈骚屑之际……遣弟捡校草堂。”捡,一本作“ 检 ”。
[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贤胜
指贤达名流。《晋书·王坦之传》:“其忠公慷慨,标明贤胜,皆此类也。”《魏书·宗钦传》:“吾少乏寻常之操,长无老成之致,凭赖贤胜,以自克勉,而来喻褒饰,有过其分。”
[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传志
亦作“ 传誌 ”。文体名。即传记。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或书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文公能画》:“又 欧文 説 林逋 亦能画,皆传志所不载也。” 清 恽敬 《<李氏三忠事迹考证>书后》:“ 宜兴 李庆来 鹿耔 采集先世三忠事蹟,为考证一卷,而以诸名人所为传志杂文冠之。”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惟官号地望,著於标题,施於传誌谱録者,必用今名,而废弃、外来、新造之语,皆不得代,此文辞之恒例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沿路有人发一张《克氏日报》,上面还载着许多弔文传志。”
见“ 传志 ”。
[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修盘山新志即令入山游访既毕事诗以示之]不传
不移动。《礼记·内则》:“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几不传。” 郑玄 注:“传,移也。”
不传习。《史记·五帝纪论》:“ 孔子 所传 宰予 问《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传。” 司马贞 索隐:“二者皆非正经,故 汉 时儒者以为非圣人之言多不传学也。”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