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崔五】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赠别崔五]赠别崔五原文
朝送南去客,暮迎北来宾。
孰云当大路,少遇心所亲。
劳者念息肩,热者思濯身。
何如愁独日,忽见平生人。
平生已不浅,是日重殷勤。
问从何处来,及此江亭春?江天春多阴,夜月隔重云。
移樽树间饮,灯照花纷纷。
一会不易得,余事何足云。
明旦又分手,今夕且欢忻。
[赠别崔五]诗词问答
问:赠别崔五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赠别崔五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别崔五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赠别崔五]白居易赠别崔五 书法图
赠别崔五书法作品
全唐诗
[赠别崔五]参考注释
[赠别崔五]来宾
来访的客人
招待来宾
[赠别崔五]大路
(1) 大道
(2) 正道,正当途径。亦称[正路]
[赠别崔五]所亲
亲人;亲近的朋友。《史记·魏世家》:“ 李克 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之五:“寤言永思,实钟所亲。” 唐 杜甫 《喜达行在所》诗之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元 揭傒斯 《逸士陈君墓志铭》:“又明年,其孤 植 以所亲 熊君 椅 所为状请铭。”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所亲私问以天下大势。”
[赠别崔五]息肩
让肩头得到休息。比喻卸除责任或免除劳役
子驷请息肩于 晋。——《左传·襄公二年》
四海之内,始得息肩。——《南史·循吏传序》
[赠别崔五]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赠别崔五]生人
(1) 不相识的人
(2) 指人出生
他是1950年生人
(3) 活着的人
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众人
避生人眼目
[赠别崔五]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赠别崔五]已不
见“ 已否 ”。
[赠别崔五]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赠别崔五]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赠别崔五]江天
江面上的广阔空际
万里江天
[赠别崔五]重云
重迭的云层。 晋 束晳 《补亡诗》之三:“黮黮重云,辑辑和风。”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宋 张先 《泛清苕》词:“飞槛倚,斗牛近,响簫鼓,远破重云。” 清 顾炎武 《怀人》诗:“乍迴别鹤下重云,一叫哀猿坠深木。”
[赠别崔五]移樽
亦作“ 移罇 ”。端着酒杯喝酒。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受釐彻俎,饮福移樽。” 唐 戴叔伦 《抚州处士胡泛见送》诗:“移罇 铺山 曲,祖帐 查溪 阴。”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下官约同 龙友 ,移樽 赏心亭 。”
[赠别崔五]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赠别崔五]一会
(1).一次集合;一次会聚。《左传·僖公十九年》:“今一会而谑二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景德传灯录·拘那舍末尼佛》:“説法一会,度人三万。”
(2).特指一次宴会。《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 郭子仪 入朝,上命 元载 、 王縉 、 鱼朝恩 等互置酒於其第,一会之费至十万緡。”
(3).会见一次。《后汉书·郭太传》:“妇谓姑曰:‘今当见弃,方与 黄氏 长辞,乞一会亲属,以展离诀之情。’” 唐 薛宜僚 《别青州妓段东美》诗:“经年邮驛许安栖,一会他乡别恨迷。”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秋鸿 来,言 仲仙 昨日偕姐妹携 緑婴 四人至 宜兴 玩水。 可覲 请令生往一会。”
(4).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也要做经纪的人,就与他商量一会,可知是好。”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仙子,您直恁般慌速,便再停止一会儿也好。”《红楼梦》第十八回:“ 贾妃 道;‘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 老舍 《正红旗下》四:“西北风不大,可很尖锐,一会儿就把大姐的鼻尖、耳唇都吹红。”
(5).迭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灯光很暗,随着音乐旋律的快慢,灯光一会是红色的,一会是蓝色的,一会又是紫色的。”如:这里的天气一会晴,一会阴。
(6).三十运为一会。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安知十年、百年、一纪、一会、一元之间,又岂无大四时邪?”《朱子语类》卷二四:“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万八百年为一会,一会有三十运。”参见“ 一元 ”。
[赠别崔五]不易
(1).艰难,不容易。《诗·大雅·文王》:“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
(2).不改变;不更换。《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记张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
[赠别崔五]余事
(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宋 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餘事到 穰苴 兵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製,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餘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係尤非浅鲜。”
(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汉 牟融 《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説鬼神之餘事?”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之二:“以长生不死为餘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
(3).其他的事,别的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不觉有餘事,虽忆与 郗 家离婚。” 唐 韦应物 《郊居言志》诗:“但要尊中物,餘事岂相关。” 清 李渔 《舟中题王安节画册》诗之一:“道人日课无餘事,了却挥絃便读书。”
[赠别崔五]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赠别崔五]明旦
(1).天亮。《史记·孟尝君列传》:“君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旁作穆穆,明旦不寐。”《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伯升 ﹞休卒三日,分为六部,潜师夜起,袭取 蓝乡 ,尽获其輜重。明旦, 汉 军自西南攻 甄阜 。”
(2).明晨。 唐 张说 《钦州守岁》诗:“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唐 沉亚之 《冯燕传》:“明旦 婴 起,见妻毁死,愕然,欲出自白。”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年二十,独居所读书处,夜有奔者,君峻拒之。明旦遂移其处,终不以其故语人。”
(3).明天。《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 明帝 ﹞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明 杨慎 《鹙郎行》:“今日盈盈 滇海 花,明旦萧萧 陆凉 草。”参见“ 明天 ”。
[赠别崔五]分手
(1) 道别
(2) 分别,分开
就此分手
(3) 常指情人各奔东西
[赠别崔五]今夕
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赠别崔五]欢忻
欢欣。《晏子春秋·谏下二二》:“为妻之道,使其众妾皆得欢忻于其夫,谓之不嫉。” 汉 王充 《论衡·明雩》:“礼之心悃愊,乐之意欢忻。悃愊以玉帛效心,欢忻以钟鼓验意。” 唐 孟郊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诗:“赏异出嚣杂,折芳积欢忻。” 宋 陆游 《书怀示子遹》诗:“东望故山百餘里,父老欢忻来接迎。”
唐代,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