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作者:王翃 朝代:明代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原文
屋角蛛丝织。
正阴阴、桑林蚕月,半扉蒙密。
履响梢惊鸟飞去,仲蔚蒿菜谁惜。
任冷落、庭生虚白。
一剪春风朝夕埽,有残花未尽游蜂食。
人何事,犹耽疾。
中厨累月炊烟失。
怪群然、怒蛙喧灶,憎人绝粒。
榆荚苔钱青漫叠,不唤饥儿收拾。
攒眉际、几声叹息。
枵腹今来应已久,道门前倚杖还无力。
怀轸念,泪同滴。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诗词问答
问: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的作者是谁?答:王翃
问: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王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翃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参考注释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蛛丝
蜘蛛分泌物结成的丝。亦指蛛网。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宋 王安石 《寄慎伯筠》诗:“世网掛士如蛛丝,大不及取小缀之。”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阴阴
(1).幽暗貌。 唐 李端 《送马尊师》诗:“南入 商山 松路深,石牀溪水昼阴阴。” 宋 苏轼 《李氏园》诗:“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洗过了脸,我方走出房门,看看天气阴阴的,像要落雨的神气,一切皆很黯淡。”
(2).深邃貌。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
(3).犹隐隐。微痛貌。《素问·咳论》:“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王冰 注:“脾气主右,故右胠下阴阴然深慢痛也。”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一会家阴阴的腹痛似锥挑。”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他心里阴阴作痛。”
荫蔽覆盖。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桑林
(1).桑树林。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一:“蝉鸣空桑林,八月 萧关 道。” 宋 梅尧臣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诗:“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元 赵孟頫 《右耕》诗之十二:“寒风吹桑林,日夕声颼颼。”
(2).古乐曲名。相传为 殷 天子之乐。《左传·襄公十年》:“ 宋公 享 晋侯 於 楚丘 ,请以《桑林》。” 杜预 注:“《桑林》, 殷 天子之乐名。”《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3).传说中的神名。《淮南子·说林训》:“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 高诱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序》:“ 荀罃 不从 桑林 之祟,而 晋侯 之疾间。”
(4).古地名。相传为 殷汤 祈雨的地方。《墨子·明鬼下》:“ 燕 之有 祖 ,当 齐 之社稷,宋之有 桑林 , 楚 之有 云梦 也。”《淮南子·主术训》:“ 汤 之时,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 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桑林 请六事,河水问九畴。”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蚕月
蚕忙时期。《诗·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高亨 注:“蚕月,即夏历三月,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阳春告始,乃植其桑,蚕月既临,復事採养。”《新唐书·康承训传》:“方蚕月,宜息众力农,至秋士马彊,决可以取胜。”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豳风》所纪,与今气候同者,夏正也,然十一月以后不书月,但云:‘一之日’、‘二之日’而已。三月则曰‘蚕月’。四月以后,始如常称。”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蒙密
茂密;茂密的草木。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嶇嶔。” 北周 庾信 《小园赋》:“拨蒙密兮见牕,行欹斜兮得路。”《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七年》:“草木蒙密,地气鬱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见垣下禾黍蒙密。”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惊鸟
使鸟(水禽)从休息场地或啄食场地惊起,或使鸟(水禽)从休息场地或啄食场地惊起以便射击(水禽)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蒿菜
泛指野草、杂草
蒿菜中侧听徐行。——《聊斋志异·促织》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冷落
(1) 冷清;不热闹
狭窄冷落的胡同
门前冷落鞍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2) 冷待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虚白
(1).语本《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谓心中纯净无欲。《北史·隐逸传·徐则》:“先生履德养空,宗玄齐物,深晓义理,颇味法门。悦性冲玄,恬神虚白,飡松饵术,栖息烟霞。” 唐 杜甫 《归》诗:“虚白高人静,喧卑俗累牵。” 宋 陆游 《病中作》诗:“我始摒药囊,治疾以清静。幻妄消六尘,虚白全一性。”参见“ 虚室生白 ”。
(2).洁白;皎洁。 隋 江总 《借刘太常说文》诗:“幽居服药饵,山宇生虚白。” 唐 钱起 《禁闱玩雪寄薛左丞》诗:“虚白生臺榭,寒光入冕旒。” 清 黄景仁 《大雪登清风亭》诗:“城头忽鼓沉,户外雪盈尺。曳革来幽亭,亭空澔虚白。”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朝夕
(1) 时时;日日夜夜
朝夕思慕
朝夕遣人。——《汉书·李广苏建传》
汝朝夕待母。——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史朝夕狱门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一朝一夕,指短时间
只争朝夕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残花
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旧兰憔悴长,残花烂漫舒。” 唐 刘长卿 《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 * 残花欲待谁?” 明 刘基 《再用韵答严衍上人》:“残花露淡胭脂靨,落木霜凋薜荔衣。”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游蜂
飞来飞去的蜜蜂。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宋 梅尧臣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之二:“不为游蜂挠,即为狂蝶过。”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捧心》:“怕看窗外游蜂,簷前飞絮,想时候清明初过。”
指飞舞游动的蜜蜂。 唐 沉佺期 《芳树》诗:“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五绝·堂后白牡丹》:“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明 陈献章 《赛兰花开》诗之二:“曲栏砌下少人窥,戏蝶游蜂忽满枝。” 清 魏源 《寻梅》诗之三:“月下非梨影,游蜂且息机。”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中厨
(1).内厨房。《玉台新咏·古乐府<陇西行>》:“谈笑未及竟,左顾勅中厨。” 三国 魏 曹植 《娱宾赋》:“办中厨之丰膳兮,作 齐 郑 之妍倡。” 赵幼文 校注:“中厨即内厨。”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雉启》:“仰费中厨,来供下客,山川道远,口腹知恩。”
(2).厨中。 唐 杜甫 《槐叶冷淘》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每具十人饌,中厨炊香穱。”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累月
多月;接连几月。 晋 左思 《蜀都赋》:“合樽促席,引满相罚。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杜甫 《送人从军》诗:“今君渡沙磧,累月断人烟。”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懿安皇后 张氏 性贤明。 魏 璫诛戮朝士,后闻 杨 左 诸君子死,色不豫者累月。”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炊烟
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炊烟袅袅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怒蛙
亦作“ 怒鼃 ”。1.鼓足气的蛙。《韩非子·内储说上》:“ 越王 勾践 见怒鼃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鼃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鼃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昔 勾践 式怒蛙,戎卒争蹈火。”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状》:“臣谓羣臣苟有肯进言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劝来者,此乃古人市骏骨、式怒蛙之意也。” 清 赵翼 《拟老杜<诸将>》诗之七:“勇於公战非私鬦,奬励还应式怒蛙。” 黄忏华 《亡友周仲穆哀辞》之四:“忍教 庄 蝶去,其奈怒蛙何。”
(2).大鸣或瞋目的蛙。 唐 柳宗元 《同刘禹锡述旧言怀感事》诗:“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 元 周霆震 《犬鸡叹》诗:“雄鸡奋翼衔怒蛙,蛙被啄取声咿哑。”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憎人
(1).可僧恶的人。《墨子·天志中》:“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也。”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可以我爱而谓之爱人,我憎而谓之憎人,所喜则谓之喜味,所怒则谓之怒味哉?”
(2).谓厌恶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绝粒
指不吃不喝,断绝饮食
服气绝粒数十年。——《北史·李光传》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榆荚
榆树结的果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苔钱
苔点形圆如钱,故曰“苔钱”。 南朝 梁 刘孝威 《怨诗》:“丹庭斜草径,素壁点苔钱。” 宋 司马光 《和宋复古小园书事》:“东家近亦富,满地布苔钱。” 清 金农 《寄闵八》诗:“简雨疎风草堂闭,定知一夕长苔钱。”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收拾
(1) 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料理
收拾庄稼
(4) 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准备
收拾行李
(10) 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攒眉
皱眉,表示不愉快
攒眉苦脸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枵腹
(1).空腹。谓饥饿。 唐 康骈 《剧谈录·严士则》:“ 士则 具陈奔驰陟歷,资粮已絶,迫於枵腹,请以饮饌救之。”《明史·福王常洵传》:“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 清 赵翼 《边外诸土司地清晨必起黑雾》诗:“我行不蓐食,直以枵腹搏。” 鲁迅 《三闲集·匪笔三篇》:“命令被告枵腹恭候于异地,以俟自己雍容布置,慢慢开审,真是霸道得可观。”
(2).指饥饿的人。 周咏 《感怀》诗之四:“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
(3).比喻空疏无学或空疏无学的人。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二:“汎览健忘,致成枵腹。” 清 杨岘 《<燕下乡脞录>序》:“视枵腹而操不律,奚止钧銖之差耳哉!”
(4).比喻内中空虚无物。 宋 范成大 《除夜感怀》诗:“匏瓜谩枵腹,蒲柳无真姿。” 宋 陆游 《寒甚》诗:“酒尽瓶枵腹,炉寒客曲身。”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今来
(1).当今,如今。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唐 韩愈 《落齿》诗:“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三国志平话》卷下:“今来 献帝 懦弱, 曹操 弄权。”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今来这番,俺今来这番。又几回筋斗透鍼关,透鍼关。”
(2).从今以后。 晋 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水浒传》第八二回:“今来汝等众人,但得府库之物,纳于库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资,并从均分。”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道门
(1).入道的门径。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上士闻道》:“静为虚户,虚为道门,泊为神本,寂为和根。”
(2).指道家或道教。 汉 焦赣 《易林·夬之巽》:“恬淡无患,游戏道门,与神来往,长乐以安。” 唐 王维 《过太乙观贾生房》诗:“谬以道门子,徵为驂御臣。”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二:“道士 李寿仪 , 卭州 人,宗 张简卿 笔法,多画道门尊像。” 李叔还 《<道教大词典>编纂说明》:“然至今日,道门人士,对於教义旨要,道学名词,道教玄理,事物名称等,多尚不解其义。”
(3).指寺观。 明 张羽 《僧居寒夜》诗之一:“山木萧条啼鸟歇,道门清浄俗人稀。”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望道门而询远近,入精舍而叹清修。”
(4).旧时的一些封建迷信组织。 周立波 《诸葛亮会》:“ 小刘 忙说道:‘咱们得时刻留心,抓了这些,说不定还有。碰到形迹可疑的人,得赶紧报告。他们闹一贯道,什么道门的,都是遮眼法。’”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倚杖
(1).依赖。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晋书·赵胤传》:“ 南顿王 宗 反, 胤 杀 宗 ,於是 王导 、 庾亮 并倚杖之。” 清 薛福成 《书益阳胡文忠公与辽阳官文恭公交欢事》:“今用事者,胸无成见,依人而行,况以使相而握兵符,又隶旗籍,为朝廷所倚杖,每有大事,可借其言以得所请。”
(2).拄着手杖。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鷄豚。” 唐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 杜甫 《春归》诗:“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无力
(1) 没有力气
四肢无力
(2) 没有力量
无力解决
[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轸念
悲痛地思念。《梁书·沉约传》:“思幽人而軫念,望东皋而长想。”《旧唐书·忠义传上·王同皎》:“陛下虽纳隍軫念,亦罔能救此生灵。” 清 方文 《庐山诗》之十四:“軫念人主疾,馈药至明廷。” 毛 *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迭据该军第一支队长 陈毅 、参谋长 张云逸 等电陈 皖南 事变经过,愤慨之馀,殊深轸念。”
明代,王翃,贺新郎,过褚文彦问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