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江南行]江南行原文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苎。土地卑湿饶虫蛇,
连木为牌入江住。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度桥来浦里。
清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长干午日沽春酒,
高高酒旗悬江口。娼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江南行]诗词问答
问:江南行的作者是谁?答:张籍
问:江南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张籍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籍
[江南行]张籍江南行 书法图
江南行书法作品
[江南行]参考注释
[江南行]南人
(1).南方人。《论语·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南人,南国之人。”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一:“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 孛罗 等﹞欲使跪, 天祥 曰:‘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礼,可赘跪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广赓虞之死》:“ 侍郎 性爽朗,少随 文端公 居 两江 久,习染南人风度。”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据我所见,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
(2). 金 代对 汉 人的称呼。《金史·舆服志下》:“初, 女直 人不得改为 汉 姓及学南人装束。”
(3). 元 代对 南宋 人的称呼。《元史·选举志一》:“ 蒙古 、色目人作一榜, 汉 人、南人作一榜。”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克谨》:“台省要官皆北人为之, 汉 人、南人万中无一二,其得为者不过州县卑秩,盖亦仅有而絶无者也。”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至于 元 ,则人民截然分为四等,一 蒙古 人,二色目人,三 汉 人即北人,第四等才是南人,因为他是最后投降的一伙。”
[江南行]橘树
树名。果实为橘子
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 唐· 李朝威《柳毅传》
[江南行]吴姬
吴 地的美女。 唐 王勃 《采莲曲》诗:“莲浦夜相逢, 吴 姬 越 女何丰茸。” 宋 苏轼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梅花》诗:“殷勤小梅花,仿佛 吴 姬面。”《 * 词话》第二三回:“出则锦衣骏马,归时 越 女 吴 姬。” 清 贝青乔 《自编军中纪事诗》:“重见 吴 姬村店里,太平军士满壚头。”
[江南行]白苎
见“ 白紵 ”。
[江南行]土地
(1) 田地;土壤
土地平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土地肥沃
土地分配
(2) 领土;疆域
欲者土地。——《韩非子·五蠹》
欲辟土地。——《孟子·梁惠王上》
割土地,赔银两
(3) 神名。指掌管、守护某个地方的神
土地高
给土地烧香
[江南行]卑湿
(1).地势低下潮湿。《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 卑溼,丈夫早夭。” 唐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诗:“犹恐清光不同见, 江陵 卑湿足秋阴。”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蜚蠦即臭虫》:“﹝臭虫﹞大抵生於湫隘卑溼之地。” 郭沫若 《羽书集·长沙哟,再见》:“古人说: 长沙 乃卑湿之地。不错,从 岳麓山 俯瞰的时候, 长沙 的确是卑。在街上没有太阳而且下雨的时候, 长沙 的确是湿。”
(2).谓意志低下消沉。《荀子·修身》:“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 杨倞 注:“卑谓谦下,溼亦谓自卑下如地之下溼然也。《方言》:‘溼,忧也。自关而西,凡志而不得,欲而获,高而有坠,行而中止,皆谓之溼。’”
[江南行]虫蛇
(1).泛指蛇和其他虫类。《韩非子·五蠹》:“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羣害,而民悦之。” 汉 王充 《论衡·无形》:“虫蛇未化,人不食也;化为鱼鱉,人则食之。”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元 傅若金 《桂林喜吕仲实佥宪至》诗:“草热虫蛇常并出,树深豺虎近皆肥。”
(2).喻指异族异类的人。 唐 韩愈 《别知赋》:“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於海陬。” 明 高启 《喜幼文北归》诗:“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雁鵠飞。”
(3).谓虫蛇纠曲之状。比喻曲折钩连的书法。 汉 蔡邕 《篆势》:“頽若黍稷之垂颖,藴若虫蛇之棼緼。”《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鸞,舒翼未发,若举復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
[江南行]连木
异株而枝干相连之树。旧以为吉祥之物。 南朝 宋 谢灵运 《武帝诔》:“匪惟遐谭,灵物偕就。孰是人事,自天所祐。甘露芝草,祥云瑞宿。嘉禾连木,素鸟皓兽。”
[江南行]为市
进行交易
一人去为市。——唐· 柳宗元《童 区寄传》
[江南行]家家
每户
[江南行]潮水
受潮汐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
[江南行]长干
(1).古 建康 里巷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南。《文选·左思<吴都赋>》:“ 长干 延属,飞甍舛互。” 刘逵 注:“ 江 东谓山冈閒为‘干’。 建鄴 之南有山,其閒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 大长干 、 小长干 ,皆相属。”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卷十七:“ 长干 是 秣陵县 东里巷名。 江 东谓山陇之间曰干。” 清 陈维崧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词:“ 钟山 后湖, 长干 夜乌。”
(2).借指 南京 。 清 戴名世 《道墟图诗序》:“今年夏,余读书 长干 。” 郑泽 《桃花》诗:“莫问 长干 旧时事,半弯眉月印天涯。”
[江南行]午日
(1).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 晋 周处 《风土记》:“午日烹鶩,又以菰叶裹粽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 宋 梅尧臣 有《午日》诗。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宜忌》:“午日冰和土粉晒乾,擦小儿热疿。”
(2).干支逢午的日子。《后汉书·陈宠传》“犹用 汉 家祖腊” 李贤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汉 家火行盛於午,故以午日为祖也。” 宋 曾慥 《类说·燕北杂记·午日大喊》:“番兵每遇午日,如不逢兵,亦须排阵望西大喊七声,言午是番家大王之日。”
(3).中午。 唐 张籍 《江南行》:“ 长干 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江南行]春酒
春季酿制的或春季酿成的酒;也指民间习俗,春节时宴请亲友叫吃春酒
[江南行]酒旗
(1).星座名。在轩辕星南。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盖闻昊天表酒旗之宿,坤灵挺空桑之化。”《晋书·天文志上》:“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饗饮食。五星守酒旗,天下大餔。”
(2).即酒帘。酒店的标帜。 唐 刘长卿 《春望寄王涔阳》诗:“依微水戍闻鉦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平桥浅水通村笠,草市斜阳颭酒旗。”
[江南行]江口
(1).江水与他水会流处。 唐 岑参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诗:“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唐 王建 《寄汴州令狐相公》诗:“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再説 巫臣 之子 巫狐庸 ,奉 晋侯 命,如 吴 见 吴王 寿梦 ,请兵伐 楚 。 寿梦 许之,使世子 诸樊 为将,治兵於 江 口。”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三:“予卜居于 珠江 江口之 澳门 ,以医为业。”
(2). 大黄江 的别称。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平县 东北。当 相思江 与 浔江 会合之口。
[江南行]娼楼
* 。《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多少做客的,娼楼妓馆,使钱撒漫。”
[江南行]两岸
水流两旁的陆地。《宋书·刘钟传》:“ 循 先留别帅 范崇民 以精兵高舰据 南陵 ,夹屯两岸。”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茅盾 《子夜》一:“现在沿这 苏州河 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
[江南行]水栅
设置于水中的栅栏。《南齐书·周山图传》:“ 山图 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櫓,立水栅,旬日皆办。”《陈书·韦载传》:“ 高祖 闻 义育 军不利,乃自将征之,剋其水栅。” 唐 张籍 《江南行》:“娼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行]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江南行]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江南行]欢乐
快乐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个欢乐的夜晚
[江南行]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江南行]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江南行]经过
(1) 通过
到现在大约经过六、七人之手
(2) 经历的过程
事情的全部经过
(3) 从某处过
这汽车经过北海公园吗?
唐代,张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