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寺静舍少憩】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文殊寺静舍少憩]文殊寺静舍少憩原文
祇苑鹫峰顶,攀登片刻延。
真容佛光仰,斗室御题悬。
到处惟钦圣,无心更问禅。
壁诗一再读,俯仰缅流年。
[文殊寺静舍少憩]诗词问答
问:文殊寺静舍少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文殊寺静舍少憩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文殊寺静舍少憩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文殊寺静舍少憩]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一
2. 相传寺成时文殊现相因名真容院
[文殊寺静舍少憩]参考注释
[文殊寺静舍少憩]祇苑
即祇园。 南朝 梁元帝 《僧正》诗:“舒金起祇苑,开筵慕肃成。” 明 张居正 《方广寺宴坐次念庵先生韵并致仰怀》:“听法过祇苑,皈心礼大悲。”参见“ 祇园 ”。
[文殊寺静舍少憩]峰顶
1.亦作"峰顶"。
2.山峰的顶端。
3.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文殊寺静舍少憩]攀登
(1) 抓住或握住某物向上爬
攀登悬崖
(2) 比喻不畏艰险,积极进取
[文殊寺静舍少憩]片刻
一会儿,短暂时间
稍等片刻
[文殊寺静舍少憩]真容
(1) 肖像
绣真容
(2) 本来的面貌;真相
剥了画皮,露出了真容
[文殊寺静舍少憩]佛光
(1).佛所带来的光明。佛教认为佛的法力广大,觉悟众生犹如太阳破除昏暗,故云。《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中:“金山晃然,魔光佛光,自观他观,邪正混杂。”
(2).谓佛像上空呈现的光燄。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八:“ 五臺山 佛光,其传旧矣。《唐穆宗实録》: 元和 十五年四月四日, 河东 节度使 裴度 奏: 五臺山 佛光寺 侧,庆云现,若金仙乘狻猊,领其徒千万,自巳至申乃灭。”
(3).指佛像表面的光泽。 明 李贽 《与城老》:“﹝寺庙﹞既幸落成,佛光灿然。”
(4).也称“峨眉宝光”。太阳相对方向处的云层或雾层上围绕人影的彩色光环。人背太阳而立,光线通过云雾区小水滴经衍射作用所致。常见于山区,我国 峨眉山 最常见。
[文殊寺静舍少憩]斗室
形容极小的屋子
不过我们也并非满足于现状,是身处斗室之中,神驰宇宙之外。——鲁迅《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文殊寺静舍少憩]御题
(1).天子亲笔题写;亦指天子亲笔题写的诗或字。 唐 杜甫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三絶自御题,四方尤所仰。” 仇兆鳌 注:“《唐书》: 虔 善图山水,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 郑虔 三絶。’” 唐 张蠙 《宴驸马宅》诗:“座中古物多仙意,壁上新诗有御题。” 宋 无名氏 《盛事美谈》:“御题其门。”
(2).天子命名诗文题目。 唐 李洞 《龙州送人赴举》诗:“踏月趋金闕,拂云看御题。” 宋 叶梦得 《岩下放言·来岁状元赋》:“至御试,御题果出《铸鼎象物赋》。”
[文殊寺静舍少憩]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文殊寺静舍少憩]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文殊寺静舍少憩]问禅
犹参禅。 宋 苏轼 《送杜介归扬州》诗:“采药会须逢 蓟子 ,问禪何处识 庞翁 。” 宋 陆游 《次韵范参政书怀》:“插花醉舞春风里,不学 庞翁 更问禪。”
[文殊寺静舍少憩]一再
一次又一次地
[文殊寺静舍少憩]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文殊寺静舍少憩]流年
(1) 流逝的岁月;年华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运气
看流年大运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