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作者:韩绛 朝代:宋代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原文
兑悦无如会友朋,况多吟咏思飞腾。
埙篪雅正无它间,孔翠光华不自胜。
好事僮儿歌已远,争传牋纸价还增。
群居岂弟吾儒行,邹鲁风流喜重兴。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诗词问答
问:《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的作者是谁?答:韩绛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韩绛的名句有哪些?答:韩绛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参考注释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兑悦
亦作“兑说”。喜悦。 宋 王禹偁 《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天颜兑悦,临轩乍满於重瞳;民心乂安,在野惟闻於皷腹。” 宋 范仲淹 《纪送太傅相公归阙》诗:“归赴诞辰知兑説,轻安拜舞寿觴前。”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无如
无可奈何
今天想回去,无如未买着票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会友
(1).聚集朋友。《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有文才的好友。《艺文类聚》卷四五引 北齐 邢邵 《广平王碑文》:“侍讲 金华 ,参游 铜雀 ,出陪芝盖,入奉桂室,充会友之选,当拾遗之举。”
(3).友朋相会。 宋 徐铉 《谪居舒州累得韩高二舍人书作此寄之》诗:“会友少於分袂日,謫居多却在朝时。”
(4).犹会员。《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造兵器》:“这一天, 上帝会 的会友们,全都集中到 金田村 。” 章炳麟 《亚洲和亲会约章》:“开会时记入新会员於名簿,并介绍之於各会友。”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咏思
(1).咏叹思念。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君书》:“阻阔风貌,固常咏思。”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变之我》:“与 四川 士大夫谈,但及辛亥争路事,无不太息而念其时某也尝以语言争,某也尝以文字争,凡名字一□於其时者,至今为人咏思叹仰。”
(2).歌咏所思者。 明 海瑞 《淳安稿引》:“壬戌入覲归,缘道咏思,恍如有得。归取故籍,参考博访,以订所思。”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飞腾
(1) 迅速地飞起;升腾
(2) 飞扬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埙篪
(1).亦作“ 壎箎 ”。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2.埙﹑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应和配合。 4.借指兄弟。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雅正
(1) 规范的
(2) 典雅方正
(3) 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无它
见“ 无他 ”。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孔翠
(1).孔雀和翠鸟。亦单指孔雀。 汉 王粲 《迷迭赋》:“色光润而采发兮,似孔翠之扬精。”《文选·左思<蜀都赋>》:“孔翠羣翔,犀象竞驰。” 李善 注:“孔,孔雀也;翠,翠鸟也。” 唐 李德裕 《怀鸮赋》:“标静素於鸿鵠,赋妍华於孔翠。” 清 朱彝尊 《迈坡塘·寄龚蘅圃》词:“西堂冷,孔翠应凋锦羽。”
(2).孔雀、翠鸟的羽毛。《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艰、孔翠、虎魄。”《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以金银为鎧胄,具装饰以孔翠。”
(3).喻精华。《隋书·经籍志四》:“ 晋 代 挚虞 ,苦览者之劳倦,於是採擿孔翠,芟除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光华
光彩明丽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不自胜
谓自己不能承受。《宋书·王僧绰传》:“ 太祖 引见,下拜便流涕哽咽,上亦悲不自胜。” 宋 文天祥 《无锡》诗序:“是行駈之入北,感今怀昔,悲不自胜。”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好事
喜欢多事。爱参与他人事务的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僮儿
男孩。《汉书·礼乐志》:“初, 高祖 既定天下,过 沛 ,与故人父老相乐,醉酒欢食,作‘风起’之诗,令 沛 中僮儿百二十人,习而歌之。”《后汉书·皇甫嵩传》:“虽僮儿可使奋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裳以用命。”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牋纸
1.用于写信、题写诗文的特制纸张。 唐 李商隐 《送崔珏往西川》诗:“ 浣花 牋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2.泛指优质精美的纸张。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予出使 淮南 时,见有重载入 汴 者,求得其籍,言两 浙 牋纸三暖船,他物称是。”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文事》:“ 石季龙 写詔用五色纸,盖牋纸之制也。”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群居
成群地聚居于一处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岂弟
和乐平易。《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易岂弟。” 宋 欧阳修 《南省试进士策问》之二:“岂朝廷礼乐文物,万民富庶岂弟,必如是之勤且详,然后可以致之歟?” 清 黄宗羲 《密庵陆公墓碑》:“公为人岂弟,雅以济物为务。”参见“ 愷悌 ”。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儒行
(1).儒家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礼记·儒行》:“ 哀公 曰:‘敢问儒行?’” 南朝 梁 刘峻 《辨命论》:“ 瓛 则 关西 孔子 ,通涉六经,循循善诱,服膺儒行。” 鲁迅 《坟·寡妇主义》:“这种言动,自然也许是合于‘儒行’的罢。”
(2).指合乎儒教的言行。 唐 刘长卿 《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诗:“ 贾生 年最少,儒行 汉 庭闻。”
(3).谓斯文地慢步行走。 汉 班固 《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邹鲁
(1). 邹国 、 鲁国 的并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 邹 鲁 。”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 陶 唐 ,家成 邹 鲁 。”
(2). 邹 , 孟子 故乡; 鲁 , 孔子 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清 钱谦益 《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 邹 鲁 之遗教,作 江 汉 之名儒。”
(3).借指 孔 孟 。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宋代,韩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