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梅二首·其一】作者:沈师昌 朝代:明代
[悼梅二首·其一]悼梅二首·其一原文
胜国名流四大家,迂痴樵客及梅花。
黄金不惜收残墨,白社何曾护半跏。
[悼梅二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悼梅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沈师昌
问:悼梅二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悼梅二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沈师昌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师昌
[悼梅二首·其一]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十七
[悼梅二首·其一]参考注释
[悼梅二首·其一]胜国
被灭亡的国家。《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 郑玄 注:“胜国,亡国也。”按,亡国谓已亡之国,为今国所胜,故称“胜国”。后因以指前朝。 元 张养浩 《济南龙洞山记》:“ 歷下 多名山水, 龙洞 为尤胜……胜国尝封其神曰 灵惠公 。” 明 宋濂 《故翰林待制承务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柳先生传》:“ 隆山 牟公 应龙 ,得太史 李心传 史学端绪,且諳胜国文献渊源之懿,仪章、官簿、族系,如指诸掌。” 王国维 《沉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顺康 之世,天造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丧乱之后,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
[悼梅二首·其一]大家
(1) 巨室,世家望族。古指卿大夫之家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犹言大作家,大专家
艺苑品题有大家之目,自论诗者推李杜始。——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
(3) 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4) 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
(5) 知识渊博者,博学的人
[悼梅二首·其一]樵客
出门采薪的人。 南朝 梁 王僧孺 《答江琰书》:“或蹲林卧石,籍卉班荆,不过田畯野老、渔父樵客。” 唐 刘威 《游东湖黄处士园林》诗:“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 明 张居正 《拟咏四时山水花木翎毛画·春》:“山锁 秦 人里,烟迷樵客津。”
[悼梅二首·其一]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悼梅二首·其一]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悼梅二首·其一]不惜
(1)
不顾惜
不惜工本
(2)
舍得
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悼梅二首·其一]白社
(1).地名。在 河南省 洛阳市 东。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 洛阳 有道士 董威輦 常止 白社 中,了不食, 陈子敍 共守事之,从学道。”亦见《晋书·隐逸传》。 唐 吴筠 《高士咏·董威辇》:“ 董京 依 白社 ,散髮咏玄风。”
(2).地名。在 湖北省 荆门市 南。《清一统志·湖北·荆门州》:“ 白社 ,在 荆门州 南一百二十里。《名胜志》:古隐士之居,以白茅为屋,因名。 唐 都官 郑谷 常居此。”
(3).借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钟六月》:“但某白社狂人,青緗末学。” 唐 白居易 《长安送柳大东归》诗:“白社羈游伴, 青门 远别离。” 宋 范仲淹 《唐异诗序》:“华车有寒苦之述,白社为骄奢之语。”
(4).特指某些社团。 清 吴伟业 《茂苑相公谢政遄归招邀燕赏》诗之二:“虫鹤变餘存白社,刼灰飞尽表青山。”此指复社。 沉砺 《感怀》诗之八:“忘机白社閒挥麈,息影 青门 学种瓜。” 汪文溥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仍世筑坛盟白社,一朝避地驱黄犊。”以上指南社。 郁达夫 《胡迈来诗会有所感步韵以答》:“欢联白社居千日,泪洒 新亭 酒一杯。”此指白燕社。
(5).白莲社的省称。 唐 贾岛 《巴兴作》诗:“寒暑气均思白社,星辰正别忆皇都。” 明 何景明 《游贤隐寺》诗:“自能来白社,不用 远公 ( 慧远 )求。” 清 吴伟业 《灵岩观设戒》诗:“不信 黄池 会,今看白社开。”参见“ 白莲社 ”。
(6).特指 隋 末农民起义的一个团体。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四节:“ 李密 大破自 洛阳 出击的 隋 军,声威大振…… 谯郡 黑社、白社、 济北 张青特 、 上 洛 周比洮 、 胡驴贼 等都来归附。”
[悼梅二首·其一]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悼梅,明代,沈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