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原文
性悟不愁衣食薄,终日心头乐。
本性原来好唱歌。
心里念弥陀。
自从寻觅善根由,万事总虚休。
离居火宅没忧愁。
常乐在心头。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诗词问答
问: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参考注释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衣食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种基本生活资料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心头
胸口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本性
即天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本性难移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原来
原本,未改动过的
原来面目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唱歌
以抑扬有节奏的音调发声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心里
(1) 胸膛里面
心里发疼
(2) 犹[心中]
记在心里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弥陀
阿弥陀佛的略称。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中最大的佛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自从
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
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寻觅
寻求,探索
不难寻觅到服饰与战争之间的联系
绕墙寻觅。——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根由
根源。原因
追问根由
他他他,怀着几年的怨恨,倚着盖世的才名,来寻问俺往日的根由。——《元曲选·郑廷玉·楚昭公》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离居
(1).离开居处,流离失所。语出《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孔颖达 疏:“播荡分析,离其居宅,无安定之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述离居,则愴怏而难怀。” 李大钊 《大哀篇》:“刀兵水火,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
(2).散处;分居。《诗·小雅·雨无正》:“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勩。” 郑玄 笺:“长官之大夫於王流于 彘 而皆散处。”《左传·文公十六年》:“夫 麇 与 百濮 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 百濮 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 唐 宋之问 《江南曲》:“妾住 越 城南,离居不自堪。” 明 高启 《拟古》诗之二:“上有离居妇,哀歌抚弦琴。” 清 纳兰性德 《岁晚感旧》诗:“时序忽云暮,离居倍悄然。”
(3).犹离房,别室。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鬱紆将难进,亲爱在离居。”
(4).犹放弃、停止。《庄子·山木》:“ 鲁侯 曰:‘吾学先王之道,脩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 崔譔 本无离字,而以居字连上句读,当从之。《吕览·慎人篇》‘胼胝不居’, 高诱 训居为止。‘无须臾居’者,无须臾止也,正与上句行字相对成义。学者不达居字之旨,而习於《中庸》‘不可须臾离’之文,遂妄加离字,而居字属下读,失之矣。”
(5).指隐居者。《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王逸 注:“离居,谓隐者也。”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火宅
佛教语。多用以比喻充满众苦的尘世。《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所烧,我皆拔济。” 南朝 梁武帝 《宝亮法师<涅槃义疏>序》:“救灼烧於火宅,拯沉溺於浪海。” 唐 白居易 《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鲁迅 《野草·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疑这才从火宅中出。”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忧愁
忧虑愁苦
忧愁满面
[求因果·其七·真悟八首]在心
放在心上;用心
这事我一定在心去办
唐代,敦煌曲子,求因果,真悟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