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木仙·其二】作者:李云龙 朝代:明代
[送李木仙·其二]送李木仙·其二原文
远怀穷碧落,幽恨彻重泉。
无路逢金母,何心證木仙。
湘江添泪竹,鄂渚结愁烟。
好向三生石,还寻再世缘。
[送李木仙·其二]诗词问答
问:送李木仙·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云龙
问:送李木仙·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送李木仙·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云龙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云龙
[送李木仙·其二]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木仙·其二]参考注释
[送李木仙·其二]远怀
远大的抱负。 唐 张九龄 《登郡城南楼》诗:“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送李木仙·其二]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送李木仙·其二]幽恨
深藏于心中的怨恨。 唐 元稹 《楚歌》之十:“各自埋幽恨,江流终宛然。” 清 龚自珍 《漫感》诗:“絶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郭沫若 《瓶》诗第一首:“一日的梦游,幻成了终天的幽恨。”
[送李木仙·其二]彻重
谓撤去丧礼中暂代神主之物。《礼记·檀弓下》“ 周 主重彻焉” 汉 郑玄 注:“ 周 人作主,彻重埋之。”《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重,主道也, 殷 主缀重焉, 周 人彻重焉。” 王肃 注:“ 周 人作主彻重,就所倚处而治。”
[送李木仙·其二]金母
(1).古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俗称 西王母 。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昔 汉 初,有四五小儿路上画地戏。一儿歌曰:‘著青帬,入天门,揖 金母 ,拜 木公 。’……所谓 金母 者, 西王母 也。”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五:“西海辞 金母 ,东方拜 木公 。”《云笈七籤》卷一一四:“ 西王母 者, 九灵 太妙龟山 金母 也。” 清 钱谦益 《题仙山楼阁图·崇祯诗》之一:“羣真繽纷互来往,似謁 金母 朝 木公 。”
(2).道教语。纳金于鼎,以炼真丹,谓其金曰“金母”。《古文参同契》“待欲养性,延命却期” 蒋一彪 集解引 后蜀 彭晓 注:“真金在鼎内,则为坎男,是离女之夫,及在鼎外,反为离女,是坎男之妻,故金母受太阳之气而产灵汞也。”
(3).沙金中之大者。亦称狗头金。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黄金》:“又 川北 潼川 等州与 湖广 沅陵 、 淑浦 等,皆於江沙水中淘沃取金。千百中间有获狗头金一块,名曰金母,其餘皆麩麦形。”
[送李木仙·其二]湘江
湖南省最大的河,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兴安,向东北流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
[送李木仙·其二]泪竹
即斑竹。 唐 郎士元 《送李敖湖南书记》诗:“入 楚 岂忘看泪竹,泊舟应自爱江枫。” 唐 吴融 《春晚书怀》诗:“ 嫦娥 断影霜轮冷,帝子无踪泪竹繁。” 清 孙枝蔚 《寿张康侯母晏太夫人》诗之三:“泪竹斑多徵节操,灵雏年小擅文章。” 清 感惺 《游侠传·侠踪》:“ 九嶷山 ,王气死,泪竹红斑。”参见“ 斑竹 ”。
[送李木仙·其二]鄂渚
相传在今 湖北 武昌 黄鹤山 上游三百步 长江 中。 隋 置 鄂州 ,即因渚得名。世称 鄂州 为 鄂渚 。《楚辞·九章·涉江》:“乘 鄂渚 而反顾兮,欵秋冬之绪风。” 王逸 注:“ 鄂渚 ,地名。” 洪兴祖 补注:“ 楚子 熊渠 ,封中子 红 於 鄂 。 鄂州 , 武昌县 地是也。 隋 以 鄂渚 为名。”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 鄂渚 分云树, 衡山 引舳艫。” 明 刘基 《满庭芳》词:“衾寒 鄂渚 ,佩冷 瀟湘 。”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余服官 鄂渚 ,适 英 美 水师提督乘兵舰来謁。”
[送李木仙·其二]愁烟
惨淡的烟波。诗人以其易于勾起愁思故称。 唐 陆龟蒙 《问吴宫辞》:“霜氛重兮孤榜晓,远树扶苏兮愁烟悄眇,欲摭愁烟兮问故基,又恐愁烟兮推白鸟。” 宋 苏轼 《昭君怨》词:“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送李木仙·其二]三生石
传说 唐 李源 与僧 圆观 友善,同游 三峡 ,见妇人引汲, 观 曰:“其中孕妇姓 王 者,是某託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 杭州 天竺寺 外。是夕 观 果殁,而孕妇产。及期, 源 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源 因知牧童即 圆观 之后身。见 唐 袁郊 《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 杭州 天竺寺 后山的三生石,即 李源 和 圆观 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 唐 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 南岳 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元 萧列 《八声甘州》词:“三生石,情缘千里,风月柴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或以此一念,三生石上,再种后缘,亦未可知耳!” 程善之 《胡淑娟女士挽歌》:“支机夜冷三生石,天孙闇倚银河泣。”参见“ 三生 ”。
[送李木仙·其二]世缘
俗缘。谓人世间事。 唐 钱起 《过桐柏山》诗:“投策谢归途,世缘从此遣。” 宋 苏轼 《次韵绝句各述所怀》之四:“定似 香山 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只是此人未尽世缘,还遭国难,既得真诀,涉世也无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非道力坚定,多不敢轻涉世缘,恐浸淫而不自觉也。”
明代,李云龙,送李木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