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生问学】作者:王畿 朝代:明代
[答王生问学]答王生问学原文
龟载神书马负图,直从易简示工夫。
人心有感由来寂,造化无形若个模。
影响只今千句少,羲皇而上片言无。
好将知见都捐去,太极图中玩太初。
[答王生问学]诗词问答
问:答王生问学的作者是谁?答:王畿
问:答王生问学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答王生问学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畿
[答王生问学]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答王生问学]参考注释
[答王生问学]负图
(1).背负《河图》。传说圣主出,有龙马龟凤等背负传授天命的图文以献。这是古代谶纬家为宣扬君权神授而编造的。《春秋运斗枢》:“﹝ 舜 ﹞与三公诸侯临观于 河 ,黄龙五采负图出置 舜 前。” 唐 丁泽 《龟负图》诗:“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 宋 苏轼 《起伏龙行》:“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 羲轩 詔神 禹 。” 王文诰 辑注:“﹝《河图挺佐辅》:﹞ 洛 出龟书以赐神 禹 ,《洪范》是也。”
(2).据《汉书·霍光传》载: 武帝 年老,欲立少子 弗陵 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羣臣唯 光 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 周公 负 成王 朝诸侯以赐 光 ,曰:“立少子,君行 周公 之事。”后遂为受先帝遗命辅佐幼帝的典实。《后汉书·朱浮周章等传论》:“ 周章 身非负图之託,德乏万夫之望,主无絶天之舋,地有既安之埶,而创虑於难图,希功於理絶,不已悖乎!”《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吾身受顾命,辅相幼主,窃自揆度,才非 博陆 而受 姬公 负图之託,惧忝丞相辅 汉 之政,恐损先帝委付之明,是以忧惭惶惶,所虑万端。”《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武皇 晏驾,寄深负图。” 吕向 注:“寄深负图谓授命辅少帝已。负图者,负託帝图以朝百辟也。”
[答王生问学]易简
(1).平易简约。《易·繫辞上》:“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清 魏源 《复何竹芗同年论会计书》:“至救时务之书,宜易简不宜繁难。”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故能易简而得理,无为而成化也。”
(2).谓宽和,不固执。 唐 白居易 《范阳张公墓志铭并序》:“在官宽重易简,绰然有长吏体。”
[答王生问学]工夫
(1)
(2) 时间
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红楼梦》
那有工夫讲话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曹禺《雷雨》
(3) 作事所费的人力
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览》
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鲁迅《书信集》
(4) 经过训练学到的胜任工作的能力;培养的或学到的才能
始知名画有工夫
这些演员真有工夫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术的上品。——《苏州园林》
(5) 工作
白天下田做工夫
(6) 同[功夫]
他有一身好工夫
[答王生问学]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答王生问学]有感
有感触;有感受。 宋 梅尧臣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诗:“揽衣方有感,还喜问来音。”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磵香父子遗诗》:“先 磵翁 殁,以诸生终,未竟所学,同人咸深惜之。记所见二章,如《梅雨有感》云:‘移榻向窗下,神意殊弗适。’”
[答王生问学]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答王生问学]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答王生问学]无形
(1) 没有某事物的形式、名义而有相似作用的
无形的鞭策
(2) 不知不觉中
他们的小组无形中解散了
[答王生问学]若个
(1).哪个。可指人,亦可指物。 唐 东方虬 《春雪》诗:“不知园里树,若箇是真梅?” 宋 杨万里 《和段季承左藏惠》之三:“阿谁不识珠将玉,若箇关渠风更骚?” 明 陈铎 《山坡羊·怨别》套曲:“灯儿照破人儿梦,梦遶 巫山 若个峯?” 刘国钧 《饯春词》:“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
(2).何处。 唐 贾岛 《盐池院观鹿》诗:“ 条峯 、 五老 势相连,北鹿来从若箇边。” 宋 赵长卿 《菩萨蛮·初冬》词:“若个是乡关?夕阳西去山。” 清 赵翼 《中秋夕感作》诗:“一家依旧团圞月,怜汝孤魂若箇边?”
(3).什么。 清 李渔 《奈何天·逼嫁》:“若个事,哗庭院?乱我清心,搅我幽眠。”
[答王生问学]影响
(1) 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 的行为、思想或性质
他的嗜好是在邻居的影响下形成的
(2) 影子和回声。多用以形容感应迅捷
电报、邮传,捷如影响
(3) 影子和声响。引申为踪迹
拨草寻蛇,那里得些影响。——《西游记》
(4) 音信,消息
候有影响,即以相告
(5) 印象,指事情的梗概,轮廓
知些影响
(6) 根据
无影响
[答王生问学]只今
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答王生问学]羲皇
即 伏羲氏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厥有云者,上罔显於 羲皇 。” 李善 注:“, 伏羲 为三皇,故曰 羲皇 。” 唐 杜甫 《醉时歌》:“先生有道出 羲皇 ,先生有才遇 屈宋 。”
[答王生问学]而上
(1).以上。表示品位、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易·繫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唐 韩愈 《原道》:“由 周公 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 周公 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説长。”
(2).以上。表示时间在前的,犹以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二》:“ 三代 而上之为帝者视其德, 三代 而下之为帝者视其才。”
[答王生问学]片言
简短的文字或语言
[答王生问学]知见
(1).见识;见解。《汉书·文帝纪》:“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实 明快之言,如不闻也,然岂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往所理想,在知见情操,两皆调整,若主智一派,则在聪明睿智,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
(2).看见,知道。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 冯湛 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 刘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
(3).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 宋 秦观 《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答王生问学]太极图
旧时用以说明宇宙现象的图。有两种:一种是以圆形的图像表示阴阳对立面的统一体,圆形外周附以八卦方位,道教常用以作标志。另一种为 宋 周敦颐 据《易·繫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诸语,取道家象数之说而画的,代表 宋 代理学对于世界形成,万物终始的一种看法。
[答王生问学]太初
亦作“ 大初 ”。1.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气。《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在昔太初,玄黄混并,浑沌鸿濛,兆朕未形。”《云笈七籤》卷二:“太初之时, 老君 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
(2).指太古时期。 唐 吴筠 《高士咏》序:“太初渺邈,难得而详。” 宋 郑樵 《通志·总序》:“惟 梁武帝 为此慨然,乃命 吴均 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终 齐 室。”
(3).道家指道的本源。《庄子·知北游》:“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 成玄英 疏:“大初,道本也。”
明代,王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