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作者:洪皓 朝代:宋代
[望江南]望江南原文
登高引领望江南,家在江南杳霭间。
满目烽烟归路远,萱亲不见泪潸潸。
[望江南]诗词问答
问:望江南的作者是谁?答:洪皓
问:望江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皓的名句有哪些?答:洪皓
[望江南]洪皓望江南 书法图
望江南书法作品
[望江南]参考注释
[望江南]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望江南]引领
伸直脖子 ,形容殷切期待的样子
如有不嗜 * 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梁惠王》
武王设朝,士民皆喜;依圣治事,民皆引领。——《武王伐纣平话》
[望江南]望江南
词牌名。原为 隋 乐曲名。 隋炀帝 曾制《望江南》八阕。 唐 用为词调名。初仅单调, 宋 时增双调。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加倍。分前后段。另一变体,前后段各五句二仄韵二平韵,共五十九字。此调异名甚多,初名《谢秋娘》,传为 李德裕 悼念亡妓 谢秋娘 所作。后因 白居易 有“ 江南 好”及“能不忆 江 南”句,遂名《江南好》或《忆江南》。 刘禹锡 词有“春去也,多谢 洛城 人”句,因又名《春去也》。 温庭筠 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遂又名《望江楼》。 皇甫松 词有“閒梦 江南 梅熟日”,又名《梦江南》、《梦江口》。 李煜 词作《望江梅》, 丘长春 词作《望蓬莱》。此外,其它还有《安阳好》、《梦仙游》、《步虚声》、《壶山好》、《归寨北》等异称。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望江南》、 宋 王灼 《碧鸡漫志·词谱》。
[望江南]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望江南]杳霭
见“ 杳蔼 ”。
[望江南]满目
充满视野
琳琅满目
[望江南]烽烟
烽火台报警之烟
[望江南]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望江南]萱亲
母亲。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二折:“你孩儿则要侍奉萱亲,脩真养性。”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感得萱亲言善,奈终身贫苦,衣食全慳。”参见“ 萱堂 ”。
[望江南]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望江南]潸潸
形容流泪不止
泪潸潸不住流
瞧他泪潸潸的样子
宋代,洪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