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作者:陶应雷 朝代:元代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原文
仙桂花开月渐明,恼人心碎是蛩声。
不禁枕畔梧桐落,欲梦君王梦不成。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诗词问答
问: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的作者是谁?答:陶应雷
问: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陶应雷的名句有哪些?答:陶应雷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宛陵群英集卷十二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参考注释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桂花
亦作“ 桂华 ”。1.树名。即木犀,也指其所开的花。《汉书·礼乐志》:“都荔遂芳,窅窊桂华。” 颜师古 注:“此言都艮薜荔俱有芬芳,桂华之形窅窊也。” 唐 许浑 《送宋处士归山》诗:“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 宋 梅尧臣 《和韩子华桂花》:“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 明 王慎中 《访空同先生故宅》诗:“年年桂花发,人拟 子云 居。”
(2).指月。 北周 庾信 《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 唐 韩愈 《明水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 宋 范成大 《好事近》词:“何待桂华相照,有人人如月。”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开月
下一个月的开始。 宋 朱熹 《答蔡季通书》:“不烦俟某下,去开月便可来。”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蛩声
蟋蟀的鸣声。 唐 白居易 《禁中闻蛩》诗:“西窗独闇坐,满耳新蛩声。” 宋 王安石 《五更》诗:“只听蛩声已无梦,五更桐叶强知秋。”《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颯颯,玉露泠泠,一天晓月残星,满耳蛩声雁阵。”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蛞蛞》:“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食以嫩黄豆芽,鲜红萝卜,偶於稠人广座之中,清韵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声助人嘆息,而悠然自得之甚。”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枕畔
枕边。《全唐诗》卷七九五载《韩熙载客》诗:“最是五更留不住,向人枕畔著衣裳。” 宋 苏舜钦 《师黯以彭甘五子为寄因怀四明园中此果甚多偶成长句以为谢》:“枕畔冷香通醉梦,齿边餘味涤吟魂。”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梧桐
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长门怨十二首·其十二]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元代,长门怨十,陶应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