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原文
尚书清白临南海,虽饮贪泉心不回。
唯向诗中得珠玉,时时寄到帝乡来。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诗词问答
问: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白居易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 书法图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书法作品
全唐诗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参考注释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尚书
(1)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2)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兵部尚书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清白
(1) 品行纯洁,没有污点
以清白相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清白女子
清白好汉
(2) 特指廉洁;不贪污
清白方正
清白奉公
(3) 清楚明白
说不清白
记不清白
(4) 明亮
一颗清白的大星
(5) 清秀白皙
一张清白的瘦脸
(6) 旧指未操所谓卑贱职业的
本族亲友皆清白自守
(7) 完毕
忙了两个钟头才忙清白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南海
(1)
(2) 县名,在广东省境内,现已并入广州市
(3) 对康有为的尊称,其字亦为南海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贪泉
(1).泉名。在 广东省 南海县 。 晋 吴隐之 操守清廉,为 广州 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 石门 ,有水曰 贪泉 ,相传饮此水者,即廉士亦贪。 隐之 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齐 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事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酌 贪泉 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明 尹凤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 贪泉 。”
(2).泉名。在 湖南省 郴县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耒水》:“ 耒水 又西, 黄水 注之……按 盛弘之 云:‘众山水出,注于大溪,号曰 横流溪 ,溪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亦谓之 贪泉 ,饮者輒冒于财贿,同于 广州 石门 贪流 矣。’”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不回
正直,不行邪僻。《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高亨 注:“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后汉书·侯霸传》:“﹝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新唐书·郗士美传》:“﹝ 士美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 元载 所忌。” 明 何景明 《用直篇》:“行高而不回,言危而不逊。”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中得
切合。 汉 王充 《论衡·寒温》:“岂喜怒之气,为小发不为大动邪?何其不与行事相中得也。”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珠玉
(1) 珠和玉;泛指珠宝
(2) 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3) 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杰,英才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时时
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乡来
往昔,过去。乡,通“ 向 ”。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洗搨其文,于‘门’下见‘卒’字,‘亭’下见‘长’字,皆乡来搨本所未见。”
唐代,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