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会稽秋日观山】_陈鉴之 | 宋代

【会稽秋日观山】作者:陈鉴之 朝代:宋代

[会稽秋日观山]会稽秋日观山原文

荒胜音流不,蠹叶风飕飕。
前山与幽人,亭亭共清秋。
远近日明晦,隐见云去留。
木末一叟归,犬鸣茅舍幽。
忆昔典午东,剑佩森名流。
胜地慰远怀,兹焉久绸缪。
渔矶与樵迳,今有斯人不。
池石老苔发,空余螺蚌游。
世有古今异,郢歌聊自酬。
醉眼时摩挲。
此山即前修。

[会稽秋日观山]诗词问答

问:会稽秋日观山的作者是谁?答:陈鉴之
问:会稽秋日观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鉴之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鉴之

[会稽秋日观山]参考注释

[会稽秋日观山]蠹叶

被虫咬坏的叶子。 宋 陆游 《遣兴》诗之二:“唧唧悲蛩常弔夜,萧萧蠹叶更禁秋。” 宋 杨万里 《理蔬》诗:“青虫捕仍有,蠹叶病还生。”

[会稽秋日观山]飕飕

(1) 象声词

(2) 形容风声

啾啾飕飕,吟啸相求。——汉· 赵壹《迅风赋》

(3) 形容雨声

风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唐· 杜甫《秋雨叹》

[会稽秋日观山]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会稽秋日观山]亭亭

(1) 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会稽秋日观山]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会稽秋日观山]远近

(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会稽秋日观山]明晦

(1).明暗;晴阴。 南朝 梁武帝 《拟明月照高楼》诗:“相去既路迥,明晦亦殊悬。” 宋 曾巩 《拟岘台记》:“若夫雪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暘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 清 徐昂发 《雁门关》诗:“嵐光自摩荡,巖壑递明晦。”

(2).人世与阴间。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免离,下视汤火,岂復低身而卧其间乎?且夫据其生死,明晦未殊,学仙成败,则无所异。吾已得炼形之术也。”

[会稽秋日观山]隐见

(1).或隐或现。 南朝 梁简文帝 《咏栀子花》:“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江光隐见黿鼉窟,石势参差乌鹊桥。” 清 邵长蘅 《游孤山记》:“西行过 陆宣公祠 ,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2).隐退或出仕。 金 王若虚 《扬子法言微旨序》:“今公于 子云 之书,辨明是正,厥功多矣,至于进退隐见之际,尤为反覆而致意。” 清 唐甄 《潜书·受任》:“士当巷居,隐见惟己,人不得致也。出而干主,任之犹轻,言之犹浅,去留亦惟己,人不得泥也。”

[会稽秋日观山]去留

离开或留下

去留自己选择

[会稽秋日观山]木末

树梢。《楚辞·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汉 张衡 《西京赋》:“陵重巘,猎昆駼,杪木末,擭獑猢。”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夫鸟居山上,层巢木末;鱼潜渊下,窟穴泥沙。” 明 王守仁 《宏上人所蓄秋山图》诗:“仙槎影没银汉远,木末芙蓉为谁剪?” 清 郑珍 《江边老叟诗》:“君不见壬寅 松滋 决七口,閭殫为江 * 吼;北风三日更不休,十室登船九翻覆。老夫无船上木末,稚子衰妻復何有!”

[会稽秋日观山]茅舍

茅屋;草屋

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会稽秋日观山]典午

(1).“司马”的隐语。《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周 语次,因书版示 立 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 司马 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 文王 ( 司马昭 )果崩。” 晋 帝姓 司马 氏,后因以“典午”指 晋 朝。《晋书·安帝恭帝纪论》:“是以 宋高 非典午之臣, 孙恩 岂金行之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当涂为 魏 ,典午为 晋 ,世率知之,而意义出处,或未明了。案……典,司也;午,马也。” 柳亚子 《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莫笑过江典午鯽,岂无横槊 建安 才!”

(2).“司马”的隐语。指司马之官职。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居笠轂而掌兵,出兰池而典午。” 唐 颜真卿 《鲜于公神道碑铭》:“ 邵阳 典午, 汉阳 紆组。”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宋文安公 《自禁庭謫鄜畤》诗云:‘九月一日奉急宣,连忙趋至閤门前。忽为典午知何罪,謫向 鄜州 更憮然!’盖当时謫黜者,召至閤门受命乃行也。”

[会稽秋日观山]剑佩

亦作“ 剑珮 ”。宝剑和垂佩。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虚容遗剑佩,实貌戢衣巾。” 隋 王通 《中说·周公》:“衣裳襜如,剑珮鏘如,皆所以防其躁也。”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感旧》诗:“久从江海游,苦此剑珮长。”

见“ 剑佩 ”。

[会稽秋日观山]胜地

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避暑胜地

[会稽秋日观山]远怀

远大的抱负。 唐 张九龄 《登郡城南楼》诗:“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会稽秋日观山]绸缪

(1) 紧密缠缚

绸缪束薪。——《诗·唐风·绸缪》

(2) * ;情意深厚

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吴质《答东阿王书》

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卢湛《赠刘琨一首并书》

[会稽秋日观山]渔矶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唐 戴叔伦 《过故人陈羽山居》诗:“峯攒仙境丹霞上,水遶渔磯緑玉湾。” 清 曹寅 《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 吴 船快于马,迟我坐渔磯。”

[会稽秋日观山]樵迳

见“ 樵径 ”。

[会稽秋日观山]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会稽秋日观山]苔发

谓其状如发之苔。 唐 罗隐 《绝境》诗:“水流苔髮直,风引蕙心斜。”

[会稽秋日观山]空余

(1) 空着的;未被占用的

空余房屋

空余病床

(2) 空闲;闲工夫

没有空余跟你开玩笑

[会稽秋日观山]螺蚌

亦作“ 螺蚄 ”。亦作“ 螺蜯 ”。螺与蚌。亦泛指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汉 王充 《论衡·说日》:“月毁於天,螺蚌泊於渊。” 汉 王充 《论衡·顺鼓》:“月毁於天,螺蚄舀缺,同类明矣。” 晋 木华 《海赋》:“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綾罗被光於螺蚌之节。”《晋书·食货志》:“臣愚谓既以水为困,当恃鱼菜螺蜯,而洪波汎滥,贫弱者终不能得。”《红楼梦》第十八回:“更兼池中荷荇鳬鷺诸灯,亦皆系螺蚌羽毛做就的,上下争辉,水天焕彩,真是玻璃世界,珠宝乾坤。”

[会稽秋日观山]有古

有远谋。《逸周书·常训》:“哀乐不淫,民知其至,而至于子孙,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顺民。” 孔晁 注:“皆有经远之规,谓之有古。”

[会稽秋日观山]郢歌

指高雅的诗文。 唐 许浑 《酬杜补阙初春雨中舟次横江喜裴郎中相迎见寄》诗:“ 郢 歌莫问青山吏,鱼在深池鸟在笼。” 元 揭傒斯 《病中初度次韵奉酬并呈诸君子》:“ 郢 歌追《白雪》, 汉 赋愜《长杨》。” 清 潘其灿 《癸卯岁暮感怀》诗:“ 郢 歌《白雪》谁怜寡, 蜀 道青天始信难。”

[会稽秋日观山]醉眼

醉酒后迷糊的眼睛

[会稽秋日观山]摩挲

用手抚摩

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后汉书·蓟子训传》

[会稽秋日观山]前修

亦作“ 前修 ”。犹前贤。《楚辞·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后汉书·刘恺传》:“今 愷 景仰前脩,有 伯夷 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 李贤 注:“前修,前贤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伟矣前修,学坚多饱。” 宋 陈亮 《答陈知丞启》:“犹怀晚进,及识前脩。”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暇心开丽瞩,远致越前修。”

,

  • 【赠致远·其四】_周孚 | 宋代
  • 【赠致远·其四】_周孚 | 宋代 >> 【赠致远·其四】_周孚 | 宋代...

  • 【病起】_释慧空 | 宋代
  • 【病起】_释慧空 | 宋代 >> 【病起】_释慧空 | 宋代...

  • 【江涨】_徐宝之 | 宋代
  • 【江涨】_徐宝之 | 宋代 >> 【江涨】_徐宝之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