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叹骷髅】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满庭芳-叹骷髅]满庭芳 叹骷髅原文
携筇信步,郊外闲游。
路傍忽见骷髅。
眼里填泥,口内长出臭莸。
潇洒不肯重说,更难为、再骋风流。
想在日,劝他家学道,不肯回头。
耻向街前求乞,到如今,显现白骨无羞。
若悟生居火院,死堕阴囚。
决裂心灰慷慨,舍家缘、物外真修。
神光灿,得祥云衬步,直赴瀛洲。
[满庭芳-叹骷髅]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叹骷髅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满庭芳 叹骷髅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 叹骷髅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
[满庭芳-叹骷髅]参考注释
[满庭芳-叹骷髅]信步
随意走走
胜似闲庭信步。——毛 * 《水调歌头·游咏》
[满庭芳-叹骷髅]郊外
城市以外或乡村
北京的郊外有许多名胜古迹
[满庭芳-叹骷髅]闲游
亦作“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玩;闲逛。《 * 词话》第一回:“所以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
[满庭芳-叹骷髅]骷髅
(1) 干枯无肉的死人的全副骨骼
(2) 干枯无肉的死人颅骨
[满庭芳-叹骷髅]眼里
在心目中,考虑或想到
眼里不能没有国家和民族利益
[满庭芳-叹骷髅]口内
泛指 长城 以内的地区。《周书·于翼传》:“ 谨 平 江陵 ,所赠得军实,分给诸子。 翼 一无所取,唯简赏口内名望子弟有士风者,别待遇之。”
[满庭芳-叹骷髅]潇洒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潇洒)
画法潇洒
(2)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满庭芳-叹骷髅]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满庭芳-叹骷髅]难为
(1) 使人为难
她不会喝酒,你就别难为她了
(2) 施加压力
她会唱歌却不唱,就得难为她唱
(3) 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的客套话
难为你给我提一桶水来
[满庭芳-叹骷髅]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满庭芳-叹骷髅]在日
在世之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所有老爹爹在日给你的饭米衣服,我们照账按月送过来与你,与在日一般。”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小子 闕素封 ,字 里侯 , 三楚 人也。父母早丧,自幼当家。先君在日,曾与 邹长史 联姻。” 吴组缃 《山洪》四:“奶奶少不得还要说些当年阿爸在日的风光。”
[满庭芳-叹骷髅]家学
书香世家中相延续的学问
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 苏轼《刘壮与长官是堂》
[满庭芳-叹骷髅]回头
(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满庭芳-叹骷髅]求乞
请求;乞求
沿门求乞
[满庭芳-叹骷髅]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满庭芳-叹骷髅]显现
显露,露面
[满庭芳-叹骷髅]白骨
(1).尸骨;枯骨。《国语·吴语》:“君王之於 越 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故 扁鹊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国也。” 唐 杜甫 《兵车行》:“君不见 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弔英贤!”《文汇报》1983.8.14:“苍松掩不住白骨,红岩染透了鲜血。”
(2).泛指死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刀笔舞闻,曲相开脱,遂使凶残漏网,白骨沉寃。”
(3).白色果核或树干。 晋 顾微 《广州记》:“益智叶如襄荷,茎如竹箭,子从心中出,一枝有十子,内白骨四。破去之,取外皮,蜜煮为粽子,味辛。”《尔雅翼·释木一》:“梧者,植物之多阴最可玩者,青皮而白骨,似青桐而多子。”
[满庭芳-叹骷髅]火院
(1).苦海;苦恼的境界。 唐 吕岩 《沁园春》词:“今年不了,又待来年,有限光阴,无涯火院,只恐蹉跎老却贤。”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三折:“我奈家贫也那亲老,穷火院怎生熬。”《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一怕火院锁牢缠,二怕家眷受熬煎。”
(2).指 * 。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偌来大穷坑火院,只央我一身填。”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三折:“自火院深沉向未彻,怎管的閒花风月自冤业。”
[满庭芳-叹骷髅]决裂
感情关系等破裂
[满庭芳-叹骷髅]心灰
(1).佛教语。心上的尘埃。指心中的世俗杂念。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器月希留影,心灰庶方扑。”
(2).谓心如死灰。极言消沉。 唐 白居易 《冬至夜》诗:“心灰不及炉中火,鬢雪多於砌下霜。” 宋 苏轼 《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老去心灰不復然,一麾江海意方坚。” 吴玉章 《辛亥革命》三:“同盟会的著名活动家 赵声 在 广州 起义失败后生起病来,不久就在 香港 死了; 黄兴 因事败而心灰,束手无策。”
[满庭芳-叹骷髅]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满庭芳-叹骷髅]家缘
(1).家业;家产。 唐 吕岩 《沁园春》词之二:“限到头来,不论贫富,著甚千忙日夜忧,劝年少,把家缘弃了,海上来游。”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夜拥孤衾三幅布,昼欹单枕是一枚甎,只此是家缘。”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因此上携宅眷,撇家缘,图一个苟活偷全。”《西游记》第二三回:“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
(2).犹家务。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念 竇娥 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 竇娥 少爷无娘面。”
(3).指妻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索元》:“他行踪杳然,他行踪杳然。有了俏家缘,风声儿落谁店?”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五折:“几番要丢了这桩道路,争奈没甚么养活家缘。”
[满庭芳-叹骷髅]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满庭芳-叹骷髅]真修
精诚修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证果》:“对 章子厚 数语暗嘲,顿起 琼崖 祸祟,仍在京师寄住,还期浄土真修。”
[满庭芳-叹骷髅]神光
(1).神异的灵光。《楚辞·王逸<九思·哀岁>》:“神光兮熲熲,鬼火兮荧荧。”原注:“神光,山川之精能为光者也。”《汉书·郊祀志下》:“ 西河 筑 世宗庙 ,神光兴於殿旁,有鸟如白鹤,前赤后青。” 宋 苏轼 《谷庵铭》:“谷庵之中空无物,非独无应亦无答,洞然神光照毫髮。”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神光人共见,天语帝亲闻。” 刘大白 《爱》诗:“如其你愿长住在我底爱里,我用我满心的爱底神光,笼罩着你。”
(2).精神;神采。《素问·本病论》:“神既失守,神光不聚。”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张国相 ﹞年八十餘,犹演《宗泽缴印》,神光不衰。”
(3). 汉 代宫名。《文选·扬雄<羽猎赋>》:“啾啾蹌蹌,入西园切 神光 。”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 神光 ,宫名也。”
[满庭芳-叹骷髅]祥云
旧指象征祥瑞的云气,传说中神仙所驾的彩云
[满庭芳-叹骷髅]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元代,马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