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转调丑奴儿】_王哲 | 元代

【转调丑奴儿】作者:王哲 朝代:元代

[转调丑奴儿]转调丑奴儿原文

苦苦劝愚人。
被财色、投损精神。
利缰名锁休贪恋。
乐清闲、养就天真。
性圆丹结,方知道、蓬莱异景、元来此处,别有长春。

[转调丑奴儿]诗词问答

问:转调丑奴儿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问:转调丑奴儿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转调丑奴儿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哲

[转调丑奴儿]王哲转调丑奴儿 书法图

【转调丑奴儿】_王哲 | 元代
转调丑奴儿书法作品

[转调丑奴儿]参考注释

[转调丑奴儿]苦苦

(1) 尽力;竭力

苦苦思索

(2) 痛苦;辛苦

爸爸去世后,妈妈带着我们苦苦地熬过了十八年

[转调丑奴儿]愚人

愚昧的人

[转调丑奴儿]财色

资财与女色。 汉 牟融 《理惑论》:“譬之世人,学通七经而迷於财色,可谓六艺之邪婬乎。” 金 王喆 《小重山》词:“清凉至,只在气精神,财色莫相亲。”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财色》:“一顾倾城,再顾倾国者,色也。大者倾城,小者倾乡者,富也。财色之际,可不慎哉!”

[转调丑奴儿]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转调丑奴儿]利缰名锁

缰:缰绳。锁:锁链。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了。

[转调丑奴儿]贪恋

深深依恋或留恋

贪恋西湖景色

[转调丑奴儿]清闲

摆脱工作或摆脱精神集中的状态或事实

[转调丑奴儿]养就

培植成功。 宋 陆游 《木兰花慢·夜登青城山玉华楼》词:“养就金芝九畹,种成琪树千林。”

[转调丑奴儿]天真

(1) 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

(2) 引申为单纯、朴实、幼稚;头脑简单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岁的小孩

[转调丑奴儿]知道

(1)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转调丑奴儿]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转调丑奴儿]元来

(1).当初;本来。 唐 张鷟 《游仙窟》:“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 唐 孙棨 《赠妓人王福娘》诗:“谩图 西子 为粧样, 西子 元来未得如。”

(2).来源,出处。 清 方苞 《书老子传后》:“著其子焉,著其孙焉,著其孙之元来焉,於其子孙元来仍著其爵焉。”

(3).表示发现原先不知的情况。 唐 方干 《题赠李校书》诗:“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子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 元 耶律楚材 《万松老人琴谱》诗:“元来底许真消息,不在絃边与指边。”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元来只隔着 弱水 三千, 溟渤 风烟,在那 麟凤洲 偏, 蓬閬山 巔。”

(4).谓追溯原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元来 甄监生 二妾四婢,惟有 春花 是他新近宠爱的。”

[转调丑奴儿]长春

中国东北的城市,吉林省省会,面积18,881平方公里,人口570万(1982)

,

【转调丑奴儿】_王哲 | 元代
  • 【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_佚名 | 元代
  • 【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_佚名 | 元代 >> 【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_佚名 | 元代...

    【转调丑奴儿】_王哲 | 元代
  • 【满江红】_姚燧 | 元代
  • 【满江红】_姚燧 | 元代 >> 【满江红】_姚燧 | 元代...

    【转调丑奴儿】_王哲 | 元代
  • 【忆王孙】_王哲 | 元代
  • 【忆王孙】_王哲 | 元代 >> 【忆王孙】_王哲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