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节堂诗】作者:周泽(天雨) 朝代:明代
[慈节堂诗]慈节堂诗原文
抱孤泣对韩符篇,绿窗破镜不再圆。
母道妇道两无愧,古人今人谁可肩。
夕阳照影寒竹倚,冻雪满面长松坚。
我亦綵衣慈侍下,援笔欲赋心茫然。
[慈节堂诗]诗词问答
问:慈节堂诗的作者是谁?答:周泽(天雨)
问:慈节堂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慈节堂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周泽(天雨)的名句有哪些?答:周泽(天雨)
[慈节堂诗]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十
[慈节堂诗]参考注释
[慈节堂诗]破镜
打破的镜子。比喻夫妻分离
试问古来几曾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慈节堂诗]不再
(1)
放弃;停止进行
不再反对…协议
(2)
结束;停止;终止;放弃
我决定不再想你
[慈节堂诗]母道
(1).为母之道。道,指道德、天性、天职等。《礼记·昏义》:“天子脩男教,父道也;后脩女顺,母道也。” 汉 刘向 《列女传·弃母姜嫄》:“ 弃 母 姜嫄 ,清静专一。履蹟而孕,惧弃於野。鸟兽覆翼,乃復收恤。卒为帝佐,母道既毕。” 唐 韩愈 《考功员外卢君墓铭》:“夫人 李 姓, 陇西 人。君在,配君子无违德;君殁,训子女得母道甚。”
(2).母亲的行辈。《礼记·大传》:“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 孔颖达 疏:“道,犹行列也。若其夫随属於己之父行者,其妻皆即己之母行也,故云‘妻皆母道也’。”
[慈节堂诗]妇道
(1) 指妇女,旧时对成年女子的通称
一个妇道人家是办不成这桩事的
(2) 妇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慈节堂诗]无愧
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之处
于心无愧
[慈节堂诗]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慈节堂诗]今人
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端肃拜》:“今人止以为妇人之礼。”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慈节堂诗]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慈节堂诗]寒竹
(1).即竹。因其经冬不凋,故称。 唐 刘长卿 《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诗:“旧笋成寒竹,空斋向暮山。” 唐 许浑 《送薛秀才南游》诗:“遶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瀟瀟。”
(2).指竹制管乐器。 南唐 李煜 《菩萨蛮》词:“铜簧韵脆鏘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慈节堂诗]冻雪
犹冰雪。 隋 江总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池臺聚冻雪,栏牖噪归禽。” 唐 韦应物 《宿永阳寄璨律师》诗:“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慈节堂诗]满面
整个面部
满面笑容
[慈节堂诗]长松
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慈节堂诗]慈侍
旧登科甲者对母在父丧之称。《石点头·莽书生强图鸳侣》:“太凡登科甲的,父母在便谓之具庆。若父在母丧,谓之严侍;母在父丧,谓之慈侍;父母双亡,即谓之永感。”
[慈节堂诗]援笔
执笔
援笔立就
[慈节堂诗]茫然
(1) 模糊不清的样子
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茫然无知
(2) 失意的样子
茫然不知所措
周泽,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