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农人】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赠农人]赠农人原文
劝尔勤耕田,盈尔仓中粟。
劝尔伐桑株,减尔身上服。
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绿。
狂飙一入林,万叶不著木。
青春如不耕,何以自结束。
[赠农人]诗词问答
问:赠农人的作者是谁?答:孟郊
问:赠农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农人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孟郊的名句有哪些?答:孟郊
[赠农人]孟郊赠农人 书法图
赠农人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373-27
[赠农人]参考注释
[赠农人]耕田
犁地,耕种田地
[赠农人]上服
(1).古五刑中之施于面部的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听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郑玄 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宫刖也。” 贾公彦 疏:“墨劓施於面,故为上服;宫刖施於 * ,故为下服。”
(2).指服上刑。《书·吕刑》:“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 蔡沉 集传:“事在下刑,而情适重,则服上刑。”
(3).礼服,上等服装。《仪礼·士虞礼》:“尸服卒者之上服。” 郑玄 注:“上服者,如《特牲》‘士玄端’也。” 贾公彦 疏:“玄端即是卒者生时所著之祭服,故尸还服之。”《魏书·契丹传》:“ 熙平 中, 契丹 使人 祖真 等三十人还, 灵太后 以其俗嫁娶之际,以青氊为上服,人给青氊两匹,赏其诚款之心。”《元史·塔出传》:“入朝, 世祖 嘉其功,眷遇弥渥,復赐珍珠上服,拜荣禄大夫、 辽阳 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4).上衣。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其褻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
[赠农人]清霜
(1).寒霜;白霜。《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晋 湛方生 《吊鹤文》:“独中宵而增思,负清霜而夜鸣。” 唐 聂夷中 《赠农》诗:“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緑。” 明 袁宏道 《短歌燕中逢乐之律作》:“明月浮空,清霜堕地。”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清霜薄日的早晨,冻得儗儗的云色,映着半新不旧的赤旗,时时招拂。”
(2).用以喻头发花白。 金 元好问 《征人怨》诗:“塞垣可是秋寒早,一夜清霜满镜中。” 杨朔 《十月北京城》:“这些可敬的老艺人,到满头清霜的年龄,倒更懂得用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了。”
[赠农人]委地
(1).蜷伏于地。《庄子·养生主》:“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下,委地俯仰,以头击棺。”
(2).散落或委弃于地。《东观汉记·锺离意传》:“ 显宗 时, 意 为尚书, 交趾 太守坐赃千金,徵还伏法,詔以其貲物班赐群臣, 意 得珠璣,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3).拖垂于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湛 ( 陶侃 母)头髮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值 嫩 梳头,长髮委地,双腕如藕。” 冰心 《童年杂忆·我的另一个名字》:“坐在镜前梳头,发长委地。”
(4).喻没落,消亡。《太平广记》卷四五五引《奇事记·昝规》:“ 唐 长安 昝规 因丧母,又遭火,焚其家产,遂贫乏委地。” 明 方孝孺 《读<战国策>》:“ 文 武 之道,至於 春秋 之世委地矣。 孔子 之作《春秋》,伤 周 道之衰也,夫岂知 春秋 之法復委地於 战国 之世乎!”
[赠农人]狂飙
暴风,借指猛烈的潮流或力量
[赠农人]入林
归隐林下。 唐 王维 《酬贺四赠葛中之作》诗:“坐觉嚣尘远,思君共入林。” 唐 贾岛 《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诗:“中峯絶顶非无路,北闕除书阻入林。” 清 王夫之 《苏太君孝寿说》:“故入林以来,二十餘年,如黄杨逢闰,笔舌尽缩,而一再为之引伸,不能自休。”
[赠农人]万叶
万世;万代。《晋书·武帝纪》:“见土地之广,谓万叶而无虞;覩天下之安,谓千年而永治。”《宋书·武帝纪中》:“作范振古,垂风万叶。”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微臣窃思 秦始皇 之为君也,藉 周 室之餘,因六国之盛,将貽之万叶。”
[赠农人]青春
(1) 青年时代
壮丽的青春
(2) 也用于比喻
百年老厂恢复了青春
(3) 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龄
青春几何
(4) 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春天称青春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赠农人]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赠农人]结束
(1) 完毕,不再继续
这个演讲结束了典礼
(2) 装束;打扮
结束而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收拾;处置
(4) 拘束
唐代,孟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