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箨冠】作者:李德学 朝代:明代
[箨冠]箨冠原文
花下山冠小,林间野兴长。
卑枝都不碍,高枕亦何妨。
削木因为杖,披萝并作裳。
不随风帽落,深耐饮中狂。
[箨冠]诗词问答
问:箨冠的作者是谁?答:李德学
问:箨冠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箨冠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德学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德学
[箨冠]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三
[箨冠]参考注释
[箨冠]下山
地下采矿时挖掘的没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主要用来由下向上运送矿石
[箨冠]兴长
犹提倡,助长。《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
[箨冠]不碍
无妨碍;没关系
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老舍《骆驼祥子》
[箨冠]高枕
垫高枕头安心睡觉,形容无所忧虑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箨冠]亦何
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箨冠]因为
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因为工作需要,他很乐意去了
[箨冠]风帽
(1).古代一种御寒挡风的帽子。今亦指连在大衣上挡风的帽子。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二二:“若使 红儿 风帽戴,直使 瑶池 会上看。” 宋 范成大 《正月十四日雨小集夜归》诗:“灯市凄凉灯火稀,雨巾风帽笑归迟。” 冰心 《分》:“他两臂直伸着,头面埋在青棉的大风帽之内,臃肿得像一只风筝!”
(2).通风设备之一。装于屋面、车顶等通风口或排风管上。
明代,李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