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_郑清之 | 宋代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作者:郑清之 朝代:宋代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原文

萝月禅机莫强猜,如来无去亦无来。
霜凝寒绿归松鬓,春染轻红入杏腮。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诗词问答

问:《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的作者是谁?答:郑清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郑清之的名句有哪些?答:郑清之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参考注释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萝月

藤萝间的明月。 南朝 宋 鲍照 王延秀 等《月下登楼连句》:“髴髣萝月光,繽纷篁雾阴。”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诗:“相留且待鸡黍熟,夕卧深山萝月春。” 清 陆培 《摸鱼儿》词:“等萝月圆时,林枫染候,共尔説幽胜。”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禅机

佛家禅宗所传播的机要秘诀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红楼梦》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如来

佛的别名。梵语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 释迦牟尼 的十种法号之一。《金刚经·威仪寂静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西游记》第七回:“众神随至 寳莲臺 下啟知, 如来 召请。” 清 赵翼 《大石佛歌》:“是谁凿破山骨裂,幻出如来身半截。”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无来

(1).不知所自来。《鹖冠子· * 》:“夫德知事之所成,成之所得,而后曰我能成之。成无为,得无来。”

(2).犹言无一来者。 晋 丘道护 《道士支昙谛诔》:“渟心独得,标想千仞。虚以应物,无来不顺。”

(3).没有到来。 宋 苏轼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凝寒

严寒。《文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岂不罹凝寒,松栢有本性。” 李善 注:“凝,严也。”《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 唐 孔颖达 疏:“冬时凝寒之气在於地上,水又清轻,羽既稟其寒气,又象水声,故其数少。” 宋 曾巩 《降龙》诗:“凝寒堕指热侵骨,一宴百盏倾金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其时天气凝寒,注汤沃面过了,将残汤倾去,还有倾不了的,多少留些在盆内。过了一夜,凝结成冰。”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轻红

(1).淡红色;粉红色。 南朝 梁简文帝 《梁尘诗》:“依帷濛重翠,带日聚轻红。” 唐 杜甫 《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恰如冢中的白骨,往古来今,总要以它的永久来傲视少女颊上的轻红似的。”

(2).荔枝色淡红,故用以借指荔枝。 宋 黄庭坚 《为戎州第一》诗:“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 宋 黄庭坚 《浪淘沙·荔枝》词:“忆昔謫 巴 蛮,荔子亲攀,冰肌照映柘枝冠。日擘轻红三百颗,一味甘寒。” 清 王文治 《食荔枝》诗:“旋攀樷緑云犹泫,乍擘轻红手亦香。”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杏腮

(1).指杏花。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緑罗风卷皱。”

(2).形容女子白里透红的脸。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杏腮浅澹羞匀,緑鬢瓏璁斜軃。”

,

  • 【又再和】_晁说之 | 宋代
  • 【又再和】_晁说之 | 宋代 >> 【又再和】_晁说之 | 宋代...

  • 【跋刘溪翁题韩府诗】_赵蕃 | 宋代
  • 【跋刘溪翁题韩府诗】_赵蕃 | 宋代 >> 【跋刘溪翁题韩府诗】_赵蕃 | 宋代...

  • 【寄宛陵陈丈】_周孚 | 宋代
  • 【寄宛陵陈丈】_周孚 | 宋代 >> 【寄宛陵陈丈】_周孚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