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其五】作者:李橒 朝代:明代
[述怀·其五]述怀·其五原文
紫塞狼风急,沧溟蜃气连。
督师烦柱国,专阃寄楼船。
詟服知谁日,翱翔既有年。
升平何以答,茹汇巳翩翩。
[述怀·其五]诗词问答
问:述怀·其五的作者是谁?答:李橒
问:述怀·其五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述怀·其五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橒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橒
[述怀·其五]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五
[述怀·其五]参考注释
[述怀·其五]紫塞
北方边塞。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秦 筑 长城 ,土色皆紫, 汉 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南驰 苍梧 涨海 ,北走紫塞 雁门 。” 唐 罗邺 《边将》诗:“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一声叱退 黄河 浪,两手推开紫塞烟。”
[述怀·其五]沧溟
(1).大海。《汉武帝内传》:“诸仙玉女,聚居沧溟。” 唐 元稹 《侠客行》:“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一泛沧溟,即晕眩呕噦,不能行立。” 赵朴初 《忆江南》词之八:“ 青 藏 雪,到此出沧溟。”
(2).苍天,高远幽深的天空。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一折:“天地为盟,上有沧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相争朝》:“边城尘土暗沧溟,勒石 燕然 未有人。” 清 陈梦雷 《登屴崱峰》诗之二:“泉归洞壑声闻静,天入沧溟法界空。”
[述怀·其五]蜃气
亦作“蜄气”。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故称。《史记·天官书》:“海旁蜄气象楼臺,广野气成宫闕然。”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遥望海中,若二人像。朝视沉浮,疑诸蜃气,夕復显晦,乍若潜火。”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会母》:“谩委蛇 淄青 道,万里晴光重照,会见波恬蜃气销。” 何其芳 《画梦录·炉边夜话》:“在那辽阔间也许有长春的岛屿,如蜃气所成的楼阁。”
[述怀·其五]督师
(1).官名。统率指挥军队的大将。 明 置。 清 顾炎武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诗之三:“督师公子竟头陀,诗笔峥嶸浩气多。”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本督师原要兼程而进,与他一同进剿的。”
(2).监军;统兵作战。 明 夏完淳 《幸存录》卷下:“上遣阁臣 李建泰 督师,躬送之出城,待以殊礼。”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待老臣督师前去,与 江西 巡抚 王守仁 合兵会剿。” 溥伟 《让国御前会议日记》:“数日后,忽起用 袁世凯 督师。”
[述怀·其五]柱国
(1).国都。《战国策·齐策三》:“ 安 邑 者, 魏 之柱国也; 晋阳 者, 赵 之柱国也; 鄢郢 者, 楚 之柱国也。” 姚宏 注:“柱国,都也。” 鲍彪 注:“言其於国,如室有柱。”
(2).官名。 战国 时 楚国 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 楚 的最高武官。 唐 以后沿用作勋官的称号。《鹖冠子·王鈇》:“柱国不政,使下情不上闻,上情不下究,谓之絿政。”《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灌婴 ﹞击破 楚 骑於 平阳 ,遂降 彭城 ,虏柱国 项陀 。”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僕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参见“ 上柱国 ”。
(3).指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后汉书·杨震传赞》:“ 杨氏 载德,仍世柱国。” 李贤 注:“言世为国柱臣也。”
[述怀·其五]专阃
专主京城以外的权事。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内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将军制之。’”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此郭门之閫也。门中橛曰閫。”后称将帅在外统军为“专閫”。 清 吴伟业 《赠冯子渊总戎》诗:“令公专閫拥旌旄,雕鶚秋风赐锦袍。”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武殿试》:“緑营人员应略晓文案,至专閫大员,尤宜明晓。”
[述怀·其五]楼船
高大有楼的战船
[述怀·其五]詟服
(1).畏惧服从。《汉书·项籍传》:“诸将讋服,莫敢枝梧。”《南史·梁本纪上·武帝上》:“今 加湖 之败,谁不讋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将见四夷讋服,边圉乂安。”
(2).谓使之畏惧服从。 梁启超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二章:“ 黄帝 以巍巍威德,讋服宇内,为诸酋长之长。”
[述怀·其五]翱翔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
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眼睛与仿生学》
[述怀·其五]有年
经过很多年
从业有年
业是有年。——明· 刘基《卖柑者言》
如是者亦有年。——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述怀·其五]升平
太平
升平之世
歌舞升平
[述怀·其五]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述怀·其五]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明代,李橒,述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