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孺子亭】_宗必经 | 宋代

【孺子亭】作者:宗必经 朝代:宋代

[孺子亭]孺子亭原文

连天大厦莫容身,小向湖边一问津。
心事说知林下郭,姓名误入府中陈。
半篙绿水三间屋,一榻清风百世人。
只有青青堤上柳,至今犹是汉时春。

[孺子亭]诗词问答

问:孺子亭的作者是谁?答:宗必经
问:孺子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宗必经的名句有哪些?答:宗必经

[孺子亭]宗必经孺子亭 书法图

【孺子亭】_宗必经 | 宋代
孺子亭书法作品

[孺子亭]参考注释

[孺子亭]连天

(1) 持续许多天

连天连夜

连天赶路

(2) 连续不断

叫苦连天

(3) 与天相连,比喻非常高的样子

水连天

[孺子亭]大厦

高大的房子

公共大厦

[孺子亭]容身

在某处勉强居住、生活,安身

无容身之地

[孺子亭]问津

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孺子亭]心事

心里盘算、思虑的事(多指感到为难的)

[孺子亭]说知

(1).亦作“ 说智 ”。古代墨家的认识论术语。指由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语出《墨子·经说上》:“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説也。身观焉,亲也。”《墨子·经说下》:“夫名以所明正所不智,不以所不智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智长。外,亲智也;室中,説智也。”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而古代的墨家把知识来源分为三类,这就是‘亲知’、‘闻知’和‘说知’……‘说知’是由前两者推理而获得的知识。”

(2).谓说给人听,使其知道。《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张老 只得忍气吞声回来,与女儿説知。”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今日早朝下来,已与 曹子建 学士説知向上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我得了此信,也甚欢喜,就带了这封信,去到关上,给 继之 説知。”

[孺子亭]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孺子亭]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孺子亭]中陈

见“ 中阵 ”。

[孺子亭]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孺子亭]百世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流芳百世

[孺子亭]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孺子亭]青青

(1) 茂盛的样子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尽荠麦青青。——宋· 姜夔《扬州慢》

(2) 墨绿色

云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客舍青青柳叶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孺子亭]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孺子亭]犹是

(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

(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

【孺子亭】_宗必经 | 宋代
  • 【出游归鞍上口占】_陆游 | 宋代
  • 【出游归鞍上口占】_陆游 | 宋代 >> 【出游归鞍上口占】_陆游 | 宋代...

    【孺子亭】_宗必经 | 宋代
  • 【送孙教授翔父】_释元肇 | 宋代
  • 【送孙教授翔父】_释元肇 | 宋代 >> 【送孙教授翔父】_释元肇 | 宋代...

    【孺子亭】_宗必经 | 宋代
  • 【寄徐季益四首】_赵蕃 | 宋代
  • 【寄徐季益四首】_赵蕃 | 宋代 >> 【寄徐季益四首】_赵蕃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