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_孔武仲 | 宋代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作者:孔武仲 朝代:宋代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原文

平时广朝中,相见辄欢喜。
昂藏八尺身,所负必奇伟。
四方献善败,军国盈虚计。
叩之如川流,滚滚不知已。
天子汩汝能,吾臣鲜其比。
而况所设施,粲粲在边鄙。
西戎未纯一,汝可三军帅。
擒之或纵之,高枕惟尔恃。
公拜稽首归,眉目凛生气。
顽童玩天恩,豢养若骄子。
欲痛以鞭笞,而畏蹄不止。
二者不两全,在所以节制。
又如畜狂犬,系颈不系尾。
收其要害处,进退随所指。
重城夜彻关,沙漠净如水。
辞别不踌躇,安边从此始。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诗词问答

问: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的作者是谁?答:孔武仲
问: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孔武仲的名句有哪些?答:孔武仲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参考注释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平时

(1) 通常的普通的时候(区别于特定的或非常时候)

(2) 指平常时期(区别于非常时期,如战时、戒严时)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欢喜

(1) 喜爱、爱好

她欢喜拉手风琴

(2) 喜欢、喜爱

欢喜滑水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昂藏

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

绣衣柱史何昂藏。——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奇伟

奇特雄伟

奇伟瑰怪。——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善败

(1).成败。《左传·僖公二十年》:“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韩非子·主道》:“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

(2).善恶。《韩非子·难一》:“一人之力能隔君臣之间,使善败不闻,祸福不通。”

(3).善于处理败局。 宋 张儗 《棋经·合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军国

(1).统军治国。《黄石公三略·上略》:“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后汉书·荀彧传》:“ 操 每征伐在外,其军国之事,皆与 彧 筹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五大臣》:“凡军国重务皆命赞决焉。”

(2).军人控制的国家。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青年的九月》:“ 中国 的黄金少年企图变军阀为军国,这是枉然的。 中国 的劳动群众不但反对军阀,并且反对军国。”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盈虚

(1).盈满或虚空。谓发展变化。《庄子·秋水》:“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若夫天地气化,盈虚损益,道之理也。”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中落时代》:“一到大钱庄,即与今之银行一般,有种种金融的事业,而范围亦大,有盈虚消长之策在其中。”

(2).有馀与不足。《汉书·食货志下》:“以调盈虚,以收奇羡。”《旧唐书·杨炎传》:“丰俭盈虚,虽大臣不得知。” 宋 曾巩 《贺转运状》:“岂止调盈虚於岁计,内足邦储;方且知缓急於人情,下流主泽。”

(3).盛衰;成败。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 * 乎盈虚之会。”

(4).指虚实。《太平广记》卷一九○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 邛 黎 之间有浅蛮焉……岁支 西川 衣赐三千分,俾其侦 云南 动静, 云南 亦资其覘 成都 盈虚,持两端而求利也。”

(5).特指月之圆缺。 唐 徐敞 《圆灵水镜》诗:“明灭沦江水,盈虚逐砌蓂。”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之如

前往。 汉 王充 《论衡·难岁》:“其移东西,若徙四维,相之如者皆吉。” 刘盼遂 集解:“之如二字皆训往,二字连用,疑亦当时术家之语。”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川流

(1).河水流动。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滭浡沕潏,川流海渟。”

(2).喻层见迭出,盛行不衰。《礼记·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后汉书·崔骃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浮云。” 唐 柳宗元 《邠宁进奏院记》:“川流环运,以达政令。”

(3).河流。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滚滚

(1) 大水急速翻腾向前

大江滚滚东去

(2) 也泛指急速翻腾的样子

浓烟滚滚

开路的炮声像滚滚春雷,震撼着崇峻岭。——《太行青松》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而况

连词。何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设施

(1) 为某种需要而建立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

军事设施

卫生设施

防洪设施

(2) 安排;布置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粲粲

(1).鲜明貌。《诗·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朱熹 集传:“粲粲,鲜盛貌。”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暮春春服成,粲粲綺与紈。” 宋 贺铸 《踏莎行》词:“黄帘絳幕掩香风,当筵粲粲人如玉。”

(2).广阔貌。 清 龚自珍 《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粲粲中原,有削有吞,浩彼诸藩,岂无革沿?”

(3).笑貌。 宋 梅尧臣 《谢师厚归南阳·效阮步兵》诗:“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 锺延豪 《华西街上》四:“ 阿牛 嘿的一声粲粲的仰头大笑。”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边鄙

靠近边界的地方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西戎

我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纯一

亦作“纯臺”。纯朴;单纯。 汉 王充 《论衡·本性》:“初禀天然之姿,受纯壹之质,故生而兆见,善恶可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汉 滨之女,守洁白之志;中林之士,有纯一之德。”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孝宗 之纯一, 世宗 之英鋭, 穆宗 之恭俭,皆 三代 以下之主所不敢望者。” 王西彦 《鱼鬼》:“在他脸上,始终浮现着一种小孩子似的神情,一种好像秋日晴空一般纯一的心地的表现。”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军帅

军队的统帅;军中的将帅。《左传·宣公十二年》:“命为军帅,而卒以非夫,唯羣子能,我弗为也。”《南史·柳元景传》:“加 元景 建威将军总统军帅。”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是 季广琛 首先发难, 永王 的军帅们几乎全部背叛了。”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高枕

垫高枕头安心睡觉,形容无所忧虑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稽首

(1)

(2)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神仙见 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 * 》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眉目

(1) 眉和眼

(2) 面貌

眉目清秀

(3) 事情的头绪

把事情弄出点眉目来再走

(4) 文章的条理

在重要处划线以清眉目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生气

(1) 活力;生命力

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非常生气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顽童

(1) 顽皮的儿童

(2) 指愚笨无知的人

为顽童所辱。——唐· 李朝威《柳毅传》

顽童之为是心。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天恩

(1).指帝王的恩惠。《后汉书·班超传》:“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蒙圣主天恩高旷。”《红楼梦》第五三回:“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

(2).泛指极大的恩德。《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李氏 道:‘多谢老爷天恩。’”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豢养

喂养(牲畜),比喻收买并利用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骄子

(1) 受宠爱的孩子

(2) 比喻在某方面杰出的人

时代的骄子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鞭笞

用鞭子抽打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汉· 贾谊《过秦论》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不止

(1)

(2)

不停止

痛哭不止

(3)

表示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两全

顾全双方;成全两个方面

两全其美

两全的办法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在所

犹言所在地。《史记·平準书》:“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建武 十四年﹞十二月癸卯,詔 益 凉 二州奴婢,自八年以来自讼在所官,一切免为庶人,卖者无还直。” 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后汉书·光武纪下》“詔 益 梁 二州奴婢”:“在‘在所’今言‘所在地’,‘在所官’谓所在地之官署。”《宋书·孝武帝纪》:“凡诸守莅亲民之官,可详申旧条,勤尽地利。力田善蓄者,在所具以名闻。”《新唐书·藩镇传·李正己》:“政令严酷,在所不敢偶语,威震邻境。”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节制

(1) 限制;控制

发现难以节制她的胃口

(2) 指挥管辖

节制三军

皆属荣所节制。——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狂犬

(1).凶猛的狗。 三国 魏 阮籍 《鸠赋》:“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於微躯。” 宋 孔平仲 《狂犬》诗:“吾家有狂犬,其走如脱兔。”

(2).疯狗。参见“ 狂犬病 ”。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系颈

用绳子拴着脖子,表示投降伏罪

当系颈蛮邸。——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俛首系颈。——汉· 贾谊《过秦论上》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不系

不属于。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此印及直殿监印、鐘鼓司、混堂、灵臺等印,皆本衙第一员僉书挨掌,不係贵近内臣掌。”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刻漏房,官十数员,不係灵臺,专管每日时刻。”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要害

(1) 身体上致命的部分

要害部位

击中要害

(2) 重要地点或部门

要害之地

守要害之处。——汉· 贾谊《过秦论》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进退

(1) 前进和后退

进退不由。——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进退无颜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

进退维谷

(2)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指言行适度

不知进退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重城

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城市。 宋 苏轼 《荆州》诗之一:“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1).古代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文选·左思<吴都赋>》:“郛郭周匝,重城结隅。” 刘逵 注:“大城中有小城,周十二里。”

(2).泛指城市。 宋 柳永 《采莲令》词:“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蜃楼海气隐重城,浩浩风停远市声。”

(3).指宫城、都城。 唐 李白 《鼓吹入朝曲》:“搥鐘速严妆,伐鼓启重城。” 宋 王禹偁 《李氏园亭记》:“重城之中,双闕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其来旧矣。” 明 何景明 《入朝遇雨》诗:“柳拂重城锁,花笼复道迴。”

(4).指城墙。 唐 于邺 《扬州梦记》:“ 牧 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 扬州 ,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娼楼之上,常有絳纱灯万数,辉罗燿列空中。” 宋 王安石 《示元度》诗:“思君携手安能得,上尽重城更上楼。”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沙漠

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的荒芜地区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辞别

临行前向亲友等告别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踌躇

(1) 犹豫不决

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三国演义》

(2) 思量,考虑

他两个眉来眼去,不由我暗暗踌躇,似这般哑谜儿怎猜做?——元· 关汉卿《鲁斋郎》

(3) 停留;徘徊不前

蹇淹留而踌躇。——宋玉《九辩》

(4) 得意的样子

踌躇满志

(5) 痛心;心情不愉快

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山坡羊》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安边

安定边境。《汉书·赵充国传》:“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捬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册。” 唐 权德舆 《送灵武范司空》诗:“上略在安边, 吴 钩结束鲜。” 宋 苏轼 《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制》:“迨予践祚之初,首发安边之策。假我号令,成汝奸谋。”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

  • 【频夜灯花顾予有何喜其可喜者又心之所自知不】_郑刚中 | 宋代
  • 【频夜灯花顾予有何喜其可喜者又心之所自知不】_郑刚中 | 宋代 >> 【频夜灯花顾予有何喜其可喜者又心之所自知不】_郑刚中 | 宋代...

  • 【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_方回 | 宋代
  • 【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_方回 | 宋代 >> 【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_方回 | 宋代...

  • 【赠张君玉】_于石 | 宋代
  • 【赠张君玉】_于石 | 宋代 >> 【赠张君玉】_于石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