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作者:岳珂 朝代:宋代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原文
迩联咨夕访,清问切辰猷。
博学今中垒,遐征古上游。
齿寒当预计,身履即良筹。
颇牧岂云远,隐忧其有瘳。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诗词问答
问: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参考注释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清问
清审详问。《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 苗 。” 孔 传:“ 帝尧 详问民患,皆有辞怨於 苗 民。” 孔颖达 疏:“ 帝尧 清审详问下民所患。” 唐 王勃 《九成宫颂》:“虔恭上帝,东朝悬待諫之旌;清问下人,南面听登闻之鼓。”《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庄徵君 ﹞躬身奏道:‘臣蒙皇上清问,一时不能条奏;容臣细思,再为启奏。’”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博学
知识渊博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中垒
西汉 有中垒校尉,掌北军营垒之事, 东汉 省。 刘向 曾任此职,后世因以“中垒”称之。 唐 独孤及 《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宗室 刘中垒 ,文场 谢客儿 。” 清 张佩纶 《论闺秀诗》之二四:“列传不参 中垒 法,当时选政笑 颜殷 。”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遐征
(1).远行;远游。 汉 繁钦 《与魏文帝笺》:“咏北 狄 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 宋 陆游 《夜闻湖中渔歌》:“峡猿失侣方独宿,沙雁垂翅犹遐征。” 明 刘基 《述志赋》:“清都不可以久留兮,忽乘云而遐征。” 清 吴敏树 《吴云台哀辞》:“谓君之必速飞兮,翔天路以遐征。”
(2).远道出征或长途行军。 三国 魏 曹丕 《黎阳作》诗:“奉辞罸罪遐征,晨过 黎山 巉峥。”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吞九皇而上运,控八圣而遐征。” 明 冯梦龙 《双雄记·兄弟从军》:“从此去渡 鸭緑 ,万里遐征,秋蒿满目。”
遐徵:谓对远处或以往的事物加以考察。 唐 周鍼 《登吴岳赋》:“遐徵众岳,式并嶐崇。” 唐 张叔良 《五星同色赋》:“逖览传记,遐徵休咎。”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上游
(1) 河流靠近发源地的一段
黄河上游
(2) 比喻先进的地位
力争上游
(3) 上级
只恐上游知道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齿寒
(1).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穀梁传·僖公二年》:“语曰:脣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旧唐书·田弘正传》:“自 弘正 归国, 幽 、 恆 、 鄆 、 蔡 有齿寒之惧。”《新唐书·窦建德传》:“二国兵不解, 唐 彊 郑 弱,势必举 郑 , 郑 灭则大 夏 有齿寒之忧。”参见“ 脣亡齿寒 ”。
(2).齿酸。 宋 孙艤 《菩萨蛮·落梅》词:“一点著枝酸, 吴姬 先齿寒。”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预计
事先进行估计或推测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良筹
良策。 唐 陈子昂 《答洛阳主人》诗:“方謁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元 王恽 《滹沱秋涨行》:“河防久废不復古,惟预揵治为良筹。” 明 张居正 《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 老氏 至训,渊鱼不察。 定远 良筹,在门下加之意焉。”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颇牧
(1). 战国 时 赵国 名将 廉颇 与 李牧 的并称。 汉 扬雄 《法言·重黎》:“或问 冯唐 面 文帝 ,得 廉颇 、 李牧 不能用也,谅乎?曰:彼将有激也,亲屈帝尊,信 亚夫 之军,至 颇 牧 ,曷不用哉?”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苏黄文字》:“与其远想 颇 牧 ,不若暗合 孙 吴 。” 林学衡 《赠人四首·赠苏干宝》诗:“此去先鞭君猛着,中原 颇 牧 好追寻。”
(2).名将的代称。《新唐书·毕諴传》:“帝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 颇 牧 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 明 张居正 《送敕使阅武》诗:“始知 颇 牧 在禁中,何事劳师勤远略。” 续范亭 《五百字诗》序:“在座诸君,皆为 颇 牧 ,吾人咏歌,愿宗 高 鲁 。”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隐忧
内心里的忧愁;忧痛
宋代,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