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_郭印 | 宋代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作者:郭印 朝代:宋代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原文

卧溪古木势蜿蜒,伫立斜阳旅思宽。
湍没岸痕知涨溢,风生水面觉清寒。
静容桃李敷浓荫,暖放凫鹥浴短翰。
隐约渭滨真彷佛,行藏都付一渔竿。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诗词问答

问: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的作者是谁?答:郭印
问: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郭印的名句有哪些?答:郭印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参考注释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蜿蜒

(1) 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

横过天花板蜿蜒着一条长的裂缝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伫立

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旅思

羁旅的愁思。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唐 王勃 《羁游饯别》诗:“寧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宋 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词:“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涨溢

水流上涨泛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赵昱斩蛟》:“时 嘉陵 涨溢,水势汹然。”《金史·马讽传》:“境有河曰 八尺口 ,每秋潦涨溢害民田, 讽 视地高下,疏决之,其患遂息。”

喻人的感情激动。 郭沫若 《落叶·第一信》:“想到这里,心里便涨溢起来,好像要破的一样。”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生水

(1) 未经煮沸的水

不要喝生水

(2) 方言中也指生铁 见 〔生铁〕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清寒

(1) 清朗而有寒意的;清冷的

月色清寒

(2) 清贫的;贫寒的

家境清寒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浓荫

浓密的树荫

浓荫蔽日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凫鹥

凫和鸥。泛指水鸟。《诗·大雅·凫鹥》:“鳧鷖在 涇 ,公尸来燕来寧。” 毛 传:“鳧,水鸟也。鷖;鳧属。太平则万物众多。” 孔颖达 疏:“在 涇 得所也。鷖,鸥也。”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明庭集孔鸞,曷取於鳧鷖。” 明 高启 《孤雁》诗:“不共鳧鷖宿,兼葭夜夜寒。”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隐约

(1).困厄;俭约。《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飢渴隐约,犹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 陈鼓应 注:“隐约含有逼困之意。”《楚辞·严忌<哀时命>》:“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王逸 注:“言己放於山泽,隐身守约。”《后汉书·赵典传》:“ 典 少篤行隐约,博学经书。” 李贤 注:“隐,静也。约,俭也。” 宋 曾巩 《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2).谓义深而言简。《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司马贞 索隐:“谓其意隐微而言约也。” 张守节 正义:“《诗》《书》隐微而约省者, 迁 深惟欲依其隐约而成其意志也。” 宋 欧阳修 《谢氏诗序》:“ 希孟 之言,尤隐约深厚,守礼而不自放。”

(3).依稀不明貌。 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帝城犹隐约,家国无处所。” 唐 韩愈 《次硖石》诗:“试凭高处望,隐约见 潼关 。” 洪深 《赵阎王》第二节第三幕:“这已在林子中,远处鼓声隐约可闻。”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渭滨

《韩非子·喻老》:“ 文王 举 太公 於 渭 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 太公望 吕尚 。《宋书·周续之传》:“是以 渭 滨佐 周 ,圣德广运; 商洛 匡 汉 ,英业乃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咏》:“宠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滨迟。”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彷佛

同“仿佛”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行藏

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渔竿

钓鱼的竹竿。多作垂钓隐居的象征。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祗缘五斗米,孤负一渔竿。” 清 吴烺 《寄德甫》诗:“何当与尔乘船去,手把渔竿变姓名。”

,

  • 【望仙铺】_梅癯兵 | 宋代
  • 【望仙铺】_梅癯兵 | 宋代 >> 【望仙铺】_梅癯兵 | 宋代...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_释祖钦 | 宋代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_释祖钦 | 宋代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_释祖钦 | 宋代...

  • 【江亭】_陆游 | 宋代
  • 【江亭】_陆游 | 宋代 >> 【江亭】_陆游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