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作者:秦观 朝代:宋代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原文
淮海相逢一解颜,纷纷岁月梦魂间。
初惊渔艇迷花去,忽认星槎拂斗还。
桂岭暮登猿断续,槐堂春到鸟绵蛮。
石渠旧议行当复,未信佳时得自闲。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诗词问答
问:《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的作者是谁?答:秦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秦观的名句有哪些?答:秦观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 书法图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书法作品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参考注释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淮海
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解颜
开颜
解颜而笑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梦魂
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元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 楚 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 沧浪 ,梦魂常绕。”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渔艇
小型轻快的渔船。 唐 杜甫 《雨》诗之二:“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 唐 陆龟蒙 《和吴中言情见寄韵》:“莫问江边渔艇子, 玉皇 看赐羽衣裳。”《水浒传》第一○六回:“那渔艇上人,抵敌不住,发声喊,都跳下水裡去了。”《老残游记》第一回:“为今之计,依 章兄 法子,驾隻渔艇,追将上去。”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迷花
(1).迷恋花草。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巖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2).比喻迷恋女色。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在上都里贪欢趣,镇日家耽酒迷花。” 元 梵琦 《列名净土诗·娼》:“从古娼人到处家,不惟恋酒更迷花。”《水浒传》第二五回:“恋色迷花不肯休,机谋只望永绸繆。”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星槎
(1).往来于天河的木筏。传说古时天河与海相通, 汉 代曾有人从海渚乘槎到天河,遇见牛郎织女。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唐 宋之问 《宴安乐公主宅》诗:“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 清 朱彝尊 《题汪检讨楫乘风破浪图》诗:“粉精墨妙谁经营,恍疑 博望 星槎横。”
(2).泛指舟船。 明 李东阳 《与衍圣公夜话》诗:“漫以平安慰别离,星槎动是隔年期。” 明 唐顺之 《送高行人使琉球》诗:“天王玉册颁三殿, 汉 使星槎下百蛮。” 陈毅 《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即日出洋》诗:“星槎今万里,捷报盼飞来。”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断续
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他一手扶着犁把,断续地吆喝着牲口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槐堂
指 三槐堂 。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逝将桂浦擷兰蓀,不记 槐堂 收剑履。” 王文诰 注引 程縯 曰:“ 定国 家有 三槐堂 。”参见“ 三槐 ”、“ 三槐堂 ”。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绵蛮
亦作“緜蛮”。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石渠
(1).石筑的水渠。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 孟浩然 《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见“ 石渠阁 ”。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行当
(1) 行业。指百工技艺所做的职业
每个行当都有杰出人物
(2) 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佳时
美好的时光;良辰。 唐 白居易 《和柳公权登齐云楼》诗:“佳时莫起兴亡恨,游乐今逢四海清。” 宋 陆游 《山家暮春》诗之一:“佳时幸无事,酒尽更须添。”
[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滨州]自闲
(1).亦作“ 自閒 ”。悠闲自得。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问君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宋 苏辙 《南斋竹三绝》之一:“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明 高攀龙 《夏日闲居》诗:“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
(2).谓自设防范。《新唐书·李夷简传》:“ 夷简 致位显处,以直自闲,夫尝苟辞气悦人。” 郭沫若 《<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在故事里却丝毫嗅不出这样的气息,足见得他们很能以礼自闲,我在剧中也就写成了这样。”
见“ 自闲 ”。
宋代,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