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夕杂咏·其九】作者:伍瑞隆 朝代:明代
[灯夕杂咏·其九]灯夕杂咏·其九原文
从来三五月如珠,底事春光今夜殊。
爇尽沉香待乘兴,不堪银箭下金壶。
[灯夕杂咏·其九]诗词问答
问:灯夕杂咏·其九的作者是谁?答:伍瑞隆
问:灯夕杂咏·其九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灯夕杂咏·其九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伍瑞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伍瑞隆
[灯夕杂咏·其九]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2. 是夜月蚀。
[灯夕杂咏·其九]参考注释
[灯夕杂咏·其九]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灯夕杂咏·其九]三五月
指农历十五夜的月亮。多特指中秋月。 南朝 梁 王僧孺 《月夜咏城南康新有所纳》诗:“二八人如花,三五月如镜。”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唐 段成式 《观山灯献徐尚书》诗:“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
[灯夕杂咏·其九]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灯夕杂咏·其九]沉香
(1) * 带常绿乔木名。树干高大,木质坚硬,有香味,可作细工用材及薰香料。
(2) 薰香料名。又称沉水香、蜜香。
[灯夕杂咏·其九]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灯夕杂咏·其九]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灯夕杂咏·其九]银箭
(1).指银饰的标记时刻以计时的漏箭。 隋 江总 《杂曲》之三:“鲸灯落花殊未尽,虬水银箭莫相催。” 宋 司马光 《宫漏谣》:“铜壶银箭夜何长,杳杳亭亭未遽央。” 清 吴伟业 《洛阳行》:“铜扉未啟牵衣諫,银箭初残泪如霰。”
(2).比喻白亮的箭形事物。(1)比喻月光。 宋 欧阳修 《越溪春》词:“归来晚驻香车,银箭透窗纱。”(2)比喻雨柱。 金 元好问 《张主簿草堂赋大雨》诗:“淅树蛙鸣告雨期,忽惊银箭四山飞。”
[灯夕杂咏·其九]金壶
(1).铜壶的美称。 晋 陆机 《漏刻赋》:“挈金壶以南罗,藏幽水而北戢。” 唐 崔液 《蹋歌词》:“金壶催夜尽,罗袖舞寒轻。” 后蜀 毛熙震 《更漏子》词:“烟月寒,秋夜静。漏转金壶初永。”参见“ 刻漏 ”。
(2).黄金酒壶。《晏子春秋·杂上十九》:“ 景公 游于 纪 ,得金壶。”
(3).为酒壶之美称。 唐 韩翃 《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玉佩迎 * ,金壶醉老春。” 宋 曾巩 《降龙》诗:“凝寒堕指热侵骨,一宴百盏倾金壶。”
伍瑞隆,明代,灯夕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