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梅花】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雨中梅花]雨中梅花原文
霜晴三日不胜佳,忽作阴霖送岁华。
客里清愁自无奈,却教和雨看梅花。
[雨中梅花]诗词问答
问:雨中梅花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雨中梅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
[雨中梅花]杨万里雨中梅花 书法图
雨中梅花书法作品
[雨中梅花]参考注释
[雨中梅花]霜晴
霜后的晴天。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风下霜晴,寒鐘自声;发为子文,鏗鏘杳清。”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弔古城东去。正高秋,霜晴木落,路通洲渚。” 元 方回 《王千三岭》诗:“霜晴村落全如画,一见都忘上岭难。”
[雨中梅花]三日
(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晋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雨中梅花]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雨中梅花]阴霖
淫雨。《三国志·魏志·毛玠传》:“急当阴霖,何以反旱?” 宋 沉辽 《枣花寒》诗:“数日阴霖復未畅,不知更作枣花寒。”
[雨中梅花]岁华
(1).时光,年华。 南朝 梁 沉约 《却东西门行》:“岁华委徂貌,年霜移暮髮。” 后蜀 毛熙震 《何满子》词:“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宋 梅尧臣 《次韵任屯田感予飞内翰旧诗》:“岁华荏苒都如昨,世事升沉亦苦多。”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赣州城内八境台》诗:“三江日夜流,八境岁华遒。”
(2).犹岁时。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唐 白居易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诗:“人情依旧岁华新,今日重招往日宾。” 宋 范成大 《立秋》诗:“岁华过半休惆悵,且对西风贺立秋。”参见“ 岁时 ”。
(3).泛指草木。因其一年一枯荣,故谓。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宋 王安石 《绝句》之六:“不是春风巧,何缘有岁华。”
[雨中梅花]客里
离乡在外期间。 唐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诗:“客里故人尊酒别,天涯游子弊裘寒。” 宋 刘一止 《洞仙歌·梅》词:“行人怨,角声吹老,叹客里,经春又三年。” 元 姚燧 《次韵时中》:“ 淮南 数日将寒食,客里三春尚腊衣。”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贫中聚散思亲串,客里行藏感岁华。”
[雨中梅花]清愁
凄凉的愁闷情绪。 宋 陆游 《枕上作》诗:“犹有少年风味在, 吴 笺著句写清愁。” 清 龚自珍 《湘月·壬申夏》词:“纔见一抹斜阳,半隄香草,顿惹清愁起。” 戴望舒 《烦忧》诗:“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雨中梅花]无奈
(1) 没有别的办法
无奈反对意见太多,只得取消会议
(2) 表示[惋惜]的转折
[雨中梅花]和雨
犹细雨。与骤雨相对。《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冬多霜雪,夏多和雨。” 宋 范成大 《阴寒终日兀坐》诗:“腊浅得春全未煖,雪慳和雨最难晴。” 明 文徵明 《晚雨饮子重园亭》诗:“芳草满庭飞燕子,晚凉和雨在梧桐。”
[雨中梅花]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宋代,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