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乘舆过济宁州】_乾隆 | 清代

【乘舆过济宁州】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乘舆过济宁州]乘舆过济宁州原文

清晓乘舆弗策骢,古稀遵养合知崇。

家弦户诵文风蔚,幼挈老扶物象融。

百岁熙和非易致,万民亲爱不期同。

那堪回首思辛丑,幸矣斯邦尚惕衷。

[乘舆过济宁州]诗词问答

问:乘舆过济宁州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乘舆过济宁州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乘舆过济宁州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乘舆过济宁州]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

2. 辛丑秋河决豫省青龙岗漫水经由东省之曹单城武金乡鱼台济宁等处思及城池民居岌岌乎殆幸昨春河复今览闾阎无恙且涸出地亩转为膏壤实出意外也

[乘舆过济宁州]参考注释

[乘舆过济宁州]清晓

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清晓的微风,略带凉意

[乘舆过济宁州]乘舆

(1) 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2) 借指帝王

迎乘舆,公之职也

(3) 泛指车马

特听乘舆到坐

[乘舆过济宁州]古稀

称人年七十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古稀之年

[乘舆过济宁州]遵养

谓顺应时势或环境而积蓄力量。《晋书·明帝纪》:“属 王敦 挟震主之威,将移神器,帝崎嶇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祲。” 宋 苏辙 《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 夏 人公然桀傲,不遣谢使,再遣兵马蹂践 涇原 ,朝廷方务遵养,不復诛讨。” 明 高启 《顾荣庙》诗:“崎嶇诸王幕,沉湎务遵养。”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十八章》:“在夫子立言之旨,则以见时未至而事未起,则 文王 遵养以为道;时已至而事已集,则 武 周 忧劳以见功。”

[乘舆过济宁州]家弦户诵

家家弦歌,户户吟诵。谓流传极其广泛。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自有 宋 中叶以来, 程 朱 之书已家絃户诵,岂皆闻道者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 书《醴泉铭》,自 宋 、 元 、 明 以来,为艺林所重,几至家絃户诵,人人有一本。”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琵琶》、《西厢》、《荆》、《刘》、《拜》、《杀》等曲,家絃户诵已久,童叟男妇皆能备悉情由。”

[乘舆过济宁州]文风

(1) 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

文风潇洒

(2) 文化风尚

不知哪几处文风最盛

[乘舆过济宁州]物象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乘舆过济宁州]百岁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乘舆过济宁州]熙和

(1) 和睦欢乐

(2) 暖和

熙和的天气

[乘舆过济宁州]万民

众百姓,人民

外朝以询万民。——清· 刘开《问说》

[乘舆过济宁州]亲爱

亲密友爱

亲爱的爸爸

[乘舆过济宁州]不期

(1)

(2)

没有约定

不期而遇

(3)

不料;想不到

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西游记》

[乘舆过济宁州]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乘舆过济宁州]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

  • 【习射】_乾隆 | 清代
  • 【习射】_乾隆 | 清代 >> 【习射】_乾隆 | 清代...

  • 【瀼西谒少陵先生祠五首·其二】_王士祯 | 清代
  • 【瀼西谒少陵先生祠五首·其二】_王士祯 | 清代 >> 【瀼西谒少陵先生祠五首·其二】_王士祯 | 清代...

  • 【鲁治百花卷即用卷中题句韵·其十五·菊】_乾隆 | 清代
  • 【鲁治百花卷即用卷中题句韵·其十五·菊】_乾隆 | 清代 >> 【鲁治百花卷即用卷中题句韵·其十五·菊】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