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种扶桑·其一】_李之世 | 明代

【种扶桑·其一】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种扶桑·其一]种扶桑·其一原文

繁英暮落早还开,偏向江南处处栽。

北客见时三叹息,扶桑国里海船来。

[种扶桑·其一]诗词问答

问:种扶桑·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种扶桑·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种扶桑·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

[种扶桑·其一]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种扶桑·其一]参考注释

[种扶桑·其一]繁英

繁盛的花。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宋 朱熹 《叔通老友探梅得句垂示且有领客携壶之约》诗:“繁英未怕随清角,疏影谁怜蘸緑杯。” 清 陈维崧 《念奴娇·南耕堂前绿萼梅花下作》词:“欲折繁英,倩他压帽,絶称萧萧髮。”

[种扶桑·其一]偏向

不正确的倾向,多指掌握政策过左或过右,或在几项工作中只注重某一项

[种扶桑·其一]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种扶桑·其一]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种扶桑·其一]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种扶桑·其一]扶桑

(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种扶桑·其一]里海

位于欧洲和西南亚之间,世界最大的内陆海

,,

  • 【访舫公不遇老僧同回】_向文焕 | 明代
  • 【访舫公不遇老僧同回】_向文焕 | 明代 >> 【访舫公不遇老僧同回】_向文焕 | 明代...

  • 【清江引】_吾邱瑞 | 明代
  • 【清江引】_吾邱瑞 | 明代 >> 【清江引】_吾邱瑞 | 明代...

  • 【赠祝古峰新第】_沈鍊 | 明代
  • 【赠祝古峰新第】_沈鍊 | 明代 >> 【赠祝古峰新第】_沈鍊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