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罨画轩】_乾隆 | 清代

【罨画轩】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罨画轩]罨画轩原文

画意罨楣檐,萧疏正不嫌。

行看春欲发,已喜日烘暹。

苔纽青含晕,柳稊黄动尖。

因之悟六法,藻缋始沉潜。

[罨画轩]诗词问答

问:罨画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罨画轩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罨画轩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罨画轩]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七

[罨画轩]参考注释

[罨画轩]画意

(1).指绘画的意旨或意境。《汉书·霍光传》:“君未諭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 周公 之事。”《宣和画谱·王维》:“ 维 善画,尤精山水……其思致高远,初未见於丹青,时时诗篇中已自有画意。”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所藏樗轩画册》诗之二:“牧笛无声画意工,水村烟景緑杨风。” 明 袁宏道 《入盘山》诗:“分明真山子,的的有画意。”

(2).指画出意境、神情。 宋 欧阳修 《盘车图》诗:“古画画意不画形, 梅 诗咏物无隐情。” 宋 秦观 《观易元吉<獐猿图>歌》:“ 易老 笔精湖海推,画意忘形形更奇。”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宋》:“﹝ 毛信卿 ﹞画竹……自言大竹画形,小竹画意,得法於 赵牧之 。”

[罨画轩]萧疏

(1) 凄凉的,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封神演义》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杜甫《除架》

[罨画轩]行看

(1).且看。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行看五马入,萧颯已随轩。”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凤池 鰲禁听丝纶。”取,得。助词。

(2).复看,又看。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罨画轩]六法

(1).谓规、矩、权、衡、准、绳。 北齐 刘昼 《新论·适才》:“规、矩、权、衡、準、绳,六法殊形,而各有任。”

(2).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谓绘画有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见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后以为 中国 绘画的总法则和代称。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君实精六法,自摹山水乐。” 林纾 《跋戴文节遗墨》:“ 文节 之精於六法,未必不有所授。”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颐渊画松》诗之二:“六法通灵力有餘,暮年点笔势凌虚。”

(3).佛教谓六法戒。其说不一,撮其要者有:(1)谓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2)谓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3)谓不尊敬佛,为尊敬法,不尊敬僧,不尊敬戒,不尊敬定,不尊敬诸善知识。

(4).佛教称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为“六法”。 宋 沉遘 《章献皇太后忌日斋文》:“伏愿往凭六法,超脱五门。”

[罨画轩]藻缋

见“ 藻绘 ”。

,

  • 【中秋日作】_乾隆 | 清代
  • 【中秋日作】_乾隆 | 清代 >> 【中秋日作】_乾隆 | 清代...

  • 【得概轩口号】_乾隆 | 清代
  • 【得概轩口号】_乾隆 | 清代 >> 【得概轩口号】_乾隆 | 清代...

  • 【阵雨(六月廿九日)】_乾隆 | 清代
  • 【阵雨(六月廿九日)】_乾隆 | 清代 >> 【阵雨(六月廿九日)】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