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作者:郑巢 朝代:唐代
[秋思]秋思原文
寒蛩鸣不定,郭外水云幽。
南浦雁来日,北窗人卧秋。
病身多在远,生计少于愁。
薄暮西风急,清砧响未休。
[秋思]诗词问答
问:秋思的作者是谁?答:郑巢
问:秋思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秋思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郑巢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巢
[秋思]郑巢秋思 书法图
秋思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04-22
[秋思]参考注释
[秋思]寒蛩
深秋的蟋蟀
[秋思]不定
(1)
副词,表示不肯定,后面常有表示疑问的词或肯定和否定相叠的词组
一天他不定来多少次
我明天还不定去不去呢!
(2)
不稳定
方向不定的风
心神不定
[秋思]水云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水云鱼鳞。” 高诱 注:“水气出云似鱼鳞。”
(3).指将要下雨的云。 茅盾 《脱险杂记·太平凡的故事》:“雨渐小渐止,但满山水云,随时会变成雨下来。”
[秋思]南浦
(1).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唐 李贺 《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 清 曹寅 《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
(2).词牌名。 唐 《教坊记》有《南浦子》曲, 宋 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 宋 人多填仄韵词。参阅《词谱·南浦》。
(3).地名。在 江西省 南昌县 西南, 章江 至此分流。 唐 王勃 《滕王阁》诗:“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聂文郁 注:“本诗 南浦 ……应是 江西 南昌 西南的 南浦 。” 宋 王安石 《南浦》诗:“ 南浦 随花去,迴舟路已迷。” 清 宋琬 《罗篁庵先生生日歌》序:“ 西山 南浦 ,长吟帝子之高楼; 白下 长干 ,重启 谢公 之别墅。”
(4).古水名,一名 新开港 ,在今 武汉市 南。 唐 李白 《江夏行》:“适来往 南浦 ,欲问 西江 船。”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南浦 ,在 鄂州 江夏县 南三里……以其在郭之南,故曰 南浦 。”
[秋思]来日
(1) 将来的日子;未来
来日方长
(2) 第二天
来日早朝
[秋思]病身
体弱多病之身。 唐 张籍 《感春》诗:“远客悠悠任病身,谁家地上又逢春。” 唐 白居易 《彭蠡湖晚归》诗:“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宋 杨万里 《晓行东园》诗:“老眼读书长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苏。”
[秋思]生计
(1) 谋生的办法
教育是为生活而不仅仅为生计作准备,是为生存而不是为谋生作准备
(2) 生活的状况
但伙计本非仇敌,生计艰难,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灵《遥夜庥》
(3) ∶谋划;产生计策
事生谋,谋生计。——《鬼谷子》
[秋思]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加以薄暮逆夷又发火烧潮音街。——《广州军务记》
[秋思]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秋思]砧响
捣衣声。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唐 杜甫 《秋野》诗之四:“砧响家家发,樵声箇箇同。”
唐代,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