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秋夜即事】作者:方彦珍 朝代:清代
[忆秦娥·秋夜即事]忆秦娥·秋夜即事原文
灯明灭。
牢骚几许愁怀结。
愁怀结。
栖鸦绕树,争啼皓月。
款步苍苔寻落叶。
惊闻断续哀音切。
哀音切。
何处飘来,数声风笛。
[忆秦娥·秋夜即事]诗词问答
问:忆秦娥·秋夜即事的作者是谁?答:方彦珍
问:忆秦娥·秋夜即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方彦珍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彦珍
[忆秦娥·秋夜即事]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八部
[忆秦娥·秋夜即事]参考注释
[忆秦娥·秋夜即事]明灭
指时隐时现,忽明忽暗
星光明灭
明灭可见。——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云霞明灭或可睹。——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忆秦娥·秋夜即事]牢骚
指抑郁不满的情绪或言语;忧愁哀怨
牢骚太甚防肠断
[忆秦娥·秋夜即事]几许
多少
不知经历几许风波
几许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忆秦娥·秋夜即事]愁怀
忧伤的心怀。 宋 张辑 《谒金门·花自落》词:“睡起愁怀何处著?无风花自落。”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怎能彀可情人消受锦幄凤凰衾,把愁怀都打撇在玉枕鸳鸯帐。”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二:“江上的暮色更足引动人的愁怀。”
[忆秦娥·秋夜即事]栖鸦
唐 卢仝 《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因以“栖鸦”比喻稚嫩拙劣的字。多作谦辞。 宋 陆游 《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词:“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参见“ 涂鸦 ”。
[忆秦娥·秋夜即事]皓月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忆秦娥·秋夜即事]款步
慢慢地走;舒缓地步行
款步向前
款步漫游
[忆秦娥·秋夜即事]苍苔
青色苔藓。 晋 潘岳 《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壁衣苍苔,瓦被驳鲜,处悴而荣,在幽弥显。” 唐 杜甫 《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清 孙枝蔚 《醉题田家翁壁上》诗:“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风雨生苍苔。”
[忆秦娥·秋夜即事]落叶
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忆秦娥·秋夜即事]断续
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他一手扶着犁把,断续地吆喝着牲口
[忆秦娥·秋夜即事]哀音
悲伤之音。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 唐 元稹 《莺莺传》:“﹝ 鶯鶯 ﹞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復知其是曲也。” 清 黄景仁 《典衣行》:“谁家箜篌伤客心,邻舟少女弹哀音。” 闻一多 《红烛·孤雁》诗:“啊!从那浮云底密幕里,迸出这样的哀音。”
[忆秦娥·秋夜即事]音切
反切的别称。 宋 徐铉 《重修<说文>序》:“ 孙愐 《唐韵》行之已久,今并以 孙愐 音切为定。”《<康熙字典>凡例》:“至如《龙龕》、《心镜》诸书音切,类多臆见。”
[忆秦娥·秋夜即事]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忆秦娥·秋夜即事]风笛
管乐器,笛子的一种
忆秦娥,方彦珍,清代,秋夜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