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作者:洪咨夔 朝代:宋代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原文
佛法元无法,人谋尽过谋。
说空犹是看,领妙更何求。
径滑松杉古,窗虚水石幽。
琤琤鸣铁裹,安处一时休。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诗词问答
问: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的作者是谁?答:洪咨夔
问: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咨夔的名句有哪些?答:洪咨夔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洪咨夔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 书法图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书法作品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参考注释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佛法
(1) 佛教的教义
(2) 佛所具有的法力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无法
没辙,想不出办法
我无法做出这道题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人谋
(1).谓与众人商议谋划。《易·繫辞下》:“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王弼 注:“人谋,况议於众以定失得也。” 孔颖达 疏:“谓圣人欲举事之时,先与人众谋图,以定得失。”
(2).众议;人的谋划。《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灵庆既启,人谋咸赞。” 唐 杜甫 《石犀行》诗:“先王作法皆正道,诡怪何得参人谋。”
(3).指人为的努力。《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曹操 比於 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 操 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过谋
错误的谋划。《荀子·臣道》:“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殞社稷之惧也。”《战国策·韩策三》:“今日 郑君 不可得而为也,虽终身相之焉,然而吾弗为云者,岂不为过谋哉!” 元 袁桷 《七观》:“昔 后稷氏 之职,黍稷薿薿,智者过谋,胡尽其地力。”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说空
谈说玄理。《晋书·殷浩传》:“而乃高谈《庄》《老》,説空终日,虽云谈道,实长华竞。”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犹是
(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
(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水石
(1).指流水与水中之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水石惊瀨,传响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宋 苏轼 《石钟山记》:“ 酈元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鐘。”
(2).犹泉石。多借指清丽胜景。 唐 李白 《经乱后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忽思 剡溪 去,水石远清妙。” 五代 齐己 《将之匡岳过寻阳》诗:“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宋 王安石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原韵》:“强策羸驂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宋 苏轼 《奉诏减决囚禁记所经历》诗:“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琤琤
象声词,玉器相击声、琴声或水流声,也指声音清脆明快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安处
(1).安定闲适地生活。《诗·小雅·小明》:“嗟尔君子,无恒安处。” 汉 班固 《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合欢 增城 ,安处常寧。” 晋 陆机 《拟行行重行行》诗:“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
(2).安妥,妥贴。《汉书·艺文志》:“《孝经》者…… 汉 兴, 长孙氏 、博士 江翁 、少府 后苍 、諫大夫 翼奉 、 安昌侯 张禹 传之,各自名家。经文皆同,唯 孔子 壁中古文为异。‘父母生之,续莫大焉’,‘故亲生之膝下’,诸家説不安处,古文字读皆异。”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孝经》云:‘续莫大焉’,而诸家之説各不安处之也。”
(3).安置;安排。《太平广记》卷三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曲阿人》:“吾比欲安处汝,职局无缺者,唯有雷公缺,当啟以补其职。”《北齐书·薛修义传》:“﹝ 薛修义 ﹞招降胡酋 胡垂黎 等部落数千口,表置 五城郡 以安处之。”
(4).谓停息。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二:“日月不安处,人谁获常寧。”
(5).安然接受。 唐 柳宗元 《答吴武陵<非国语>书》:“每为一书,足下必大光耀以明之,固又非僕之所安处也。”
安定舒适的居处。《管子·心术下》:“岂无安处哉?我无安心。” 唐 白居易 《四十五》诗:“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宋代,洪咨夔